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金仙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2期   作者:金仙
[导读] 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无论是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方面,还是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不断完善这一新的学习方式,是语文教学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金仙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黄泥河中学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无论是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方面,还是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不断完善这一新的学习方式,是语文教学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009-01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三大学习方法。近年来许多学校遵循新课改精神,倡导课堂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是因为小组合作学习有独立学习和竞争学习所没有的优点。小组合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责任感。初中课堂中的语文教学相对比较枯燥,如果在课堂中能够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会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都有很大的帮助。主要探究初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途径。
        一、初中语文课堂中合作学习的现状
        在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明确规定,是初中阶段所有教师都应该认真执行的教学任务。
        1.小组合作学习的背景
        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在新课程改革后开始实行的,主要是通过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去完成不同的学习目标和互助学习的任务。学校希望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初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时,不仅要参考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力倾向还要具体分析学生的个体特征、性别特点、个人爱好等内容,如此方能确保小组成员真正做到互帮互助、相互补充、共同提升。当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并非一成不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会根据语文课程类型的变化而变化。此外,各学习小组之间的竞争也会对小组划分、小组合作的状态产生一定影响。
        2.初中语文课堂中合作学习的现实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在新课改实践教学中应用广泛,不过随着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普及,处在实践操作层面的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这些现实问题主要有:第一,小组合作形式化。这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小组合作理解产生偏差上。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小组合作形式多样、课堂气氛良好,但教学效果并不好。事实上这些花样繁多却没有重心的分组合作形式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反而降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课堂中学习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生命,生命》时,教师可以适当的安排小组朗读,让学生思考对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进行思考和讨论。若是教学形式应用得当,学生能从学习中领悟生命的意义,并明白珍惜时光、勇敢面对生活的道理。实践教学中,教师因为错误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概念,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没有给予及时的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讨论重点产生偏差。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特性,学生的思维方向大多会转向为思考“抓飞蛾好不好玩”这种比较有趣的问题上。课堂教学方向产生了偏移,教学目标自然也无法实现。


对初中学生来说自主思考生命的意义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而不恰当的教学形式又让学生分心,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学习自然效果不佳。第二,课堂提问缺乏针对性。课堂提问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良好的问题设置不仅能让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并主动参与问题思考,还能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正确的思维方向。但是现阶段的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夹杂了太多主观意见,并且问题的难易程度与课题相关性都没有进行系统整理,显得杂乱无章,这种情况会加深学生的理解难度,进而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第三,实际参与性不足。一个好的学习小组要求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团结互助,能够一起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现在的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成员的依赖思想、从众心理都比较明显,这使得学习小组的合作程度以及配合默契程度都被降低,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也受到了影响。第四,小组合作形式缺乏创新和吸引力。这一现实问题是与第一点问题相对,是另一种的极端表现形式。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缺乏创新,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理解不够深刻,做不到“信手拈来”。教师为求稳妥长期采用同一种教学形式,使学生的新鲜感大幅降低,参与小组合作的积极性也大受打击。当然,造成这一情况并不全是因为初中语文教师,还要受到班级经费、社会环境、学校教学条件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制约。
        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1.合理划分小组,并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由于环境、性格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并采用合理的方法划分学习小组。教师在分组过程中,不能将优等生与差生全部分到不同的组,而要保证每个组里都有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差的学生。合理分组有利于学生相互帮助、相互交流,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还要注意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不能将目标定得太高、太散,而要做到适度、具体。
        2.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
        3.教师要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之间的关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后,不管需不需要都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而忽略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会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而且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及学习能力的提高。
        4.有效的评价。教师在评价前不仅要对小组团体的成绩进行了解,还要对小组成员进行深入的了解。教师对学生进行了解,有利于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教师对小组中能力较强的学生要进行肯定与表扬,并鼓励他们积极帮助小组中落后的学生;对于小组中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对他们进行鼓励,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并对他们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引导他们主动学习。
        初中语文课堂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素质都有很大帮助,可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渐渐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对初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的探究,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使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郑士强.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的反思与解决策略[J].中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4):121-129.
[2]刘园园.让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效果最优[J].基础教育论坛,2010(7):201-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