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2期   作者:刘平
[导读] 教学活动需要关注课堂有效性,有效性越高,教学效果越好。对小学语文课程而言,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并没有达到预期中的水平。因此,对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其需要找到更加合理的教学路径。立足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学,探讨了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具体措施,指出课堂教学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细化课堂教学内容,这样才能逐步扭转当前教学困境,提高教学效果。

刘平   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黎溪片区中心校
【摘要】教学活动需要关注课堂有效性,有效性越高,教学效果越好。对小学语文课程而言,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并没有达到预期中的水平。因此,对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其需要找到更加合理的教学路径。立足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学,探讨了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具体措施,指出课堂教学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细化课堂教学内容,这样才能逐步扭转当前教学困境,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课堂氛围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034-01

        有效性教学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达成具体的教学目标,掌握需要掌握的语文知识。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需要实现有效性教学,通过最少的教学投入,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掌握相关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综合素养的有效提高。
        一、活跃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小学语文课堂要实现有效性教学,课堂氛围需要活跃起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够具备学习的积极性。从课堂教学来讲,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活跃课堂氛围的方法也存在区别。比如,在教学《三月桃花水》这篇课文的时候,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语言文字富含诗情画意。在课文讲解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次集体配乐朗诵,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柔缓的轻音乐,然后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齐读。如此一来,课堂氛围就活跃起来了,在音乐的烘托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高涨起来。而在教学《包公审驴》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在课前播放多媒体动画,让学生先观看动画,然后进行讨论,说一说包公审驴是否合理,最后的判断是否正确。通过动画引起学生讨论,也可以有效炒热课堂气氛,让整个班级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实现有效性教学。
        二、细化课堂内容,促进学生理解
        小学生的语文积累还较为浅薄,在语文知识的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如果教学活动较为粗略,那么学生就难以对细节形成清楚认识,从而在理解掌握上出现问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进行课文阅读教学时,需要对课堂内容细化,让学生可以有效理解。比如,在教学《沙漠之舟》这篇课文的时候,文章主要内容是对骆驼这种沙漠动物进行了描写,既描写了骆驼的外貌,也描写了一些生理功能,突出了骆驼在沙漠中的重要作用。在课堂中,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细化,将其分为三个部分,也就是骆驼的外貌、特点以及意义,然后再从对应的字词句出发,逐字逐句进行分析讲解,将课文分拆细化,让学生逐步形成理解认识。在外貌这个方面,课文中很直观地写到“身体很高,脖子很长”“腿上有一片胼胝”“脚掌又宽又厚”……在课堂中对这些句子进行详细分析,便能让学生在脑海中勾勒出骆驼的样貌。
        三、创设语言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有效性的教学,离不开学生的自主思考,因为教学活动并不仅仅是教师传授知识,还需要学生主动学习。严格说来,教学可以分拆为教师教与学生学两个部分,在教师发挥教学作用的同时,需要学生参与学习,这样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有效性达到较高的水平。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语言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融入情境中对课文内容予以深层次感知,展开自主思考,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活动水平。


现在的学生对挑山工这个角色几乎没有认知,比如,教学《挑山工》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课文所表达的内涵不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将自己代入挑山工的角色,想象自己挑着很重的担子一步一晃往山上走去的情境,从中体会挑山工展示出来的坚毅精神。
        四、结合实践,强化学生掌握运用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要让学生理解并记忆相关的语文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实现灵活运用,这样才能让教学活动取得理想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实践与理论知识教学结合起来,构建理实一体化的语文课堂,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比如,在针对比喻这种修辞手法进行教学之后,就可以创设一个实践环境,让学生针对教室内的事物进行比喻句的写作锻炼。比如,有的学生会写:“小明的脸蛋像红扑扑的苹果。”有的学生会写:“明亮的电灯像是圆圆的月亮。”在教学后让学生立即实践锻炼,这样能够强化学生对比喻手法的掌握。除此之外,在其他知识的教学中,也可以在课堂上及时进行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对这些知识良好掌握,促进教学有效性提高。
        五、把握生成,以和谐的氛围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和谐课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课堂。课堂因预设而完美,教学因生成而精彩。好的问题能带动一堂课,好的问题需要设计,更需要生成。新课程改革非常关注和提倡课中的动态生成,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从而构成了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空间,构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的和谐美。
        第一,活跃课堂气氛,在对话中生成。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
        第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生成中引导。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解放学生。让学生成为主体,就要真正的解放学生,而不要用考试、作业压学生。课堂内要做到活而不乱、活而有序。学习是一种由外在活动到内部吸收的过程,学习中的外化过程,是学生动口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过头脑的加工,然后说出来、写出来或画出来、演出来,使之在实践中完成学习过程。所以有时我们班看起来比较乱,但那是在各种形式读书、讨论问题,而不是在打闹,有时却很安静,那是在听讲,是在思考。
        六、结束语
        要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预期中的效果,教师一定要从当前的教学实情出发,对教学方法展开创新。比如,可以营造课堂环境,也可以细化教学内容,还可以创设语言情境,手段多样。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实际,合理选择对应的方法进行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惠英.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构建与运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z1):115-116.
[2]楊静.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7):47.
[3]林德峰.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J].新课程,2017: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