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召开一节家长孩子受益的家长会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2期   作者:周奕璇
[导读]

周奕璇  乌鲁木齐市第91小学  830022
【摘要】成功的家长会不仅可以使教师和家长进行有益交流沟通,而且双方的进一步配合会对教师接下来的教学和对学生的培养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家长会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026-01

        家长会是教师和家长直接接触并相互了解的机会,一次家长会召开得是否成功不但会影响到家长心中对班主任的印象,还对于学生的培养工作有较大作用。成功的家长会不仅可以使教师和家长进行有益交流,而且双方的进一步配合会对教师接下来的教学和对学生的培养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家长会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学段不同则需求有异
        在小学的不同学段,孩子对同家长沟通交流的需求是不同的,对小学一年级、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家长接送学生上学放学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在生活中对家长的依赖性很高,穿衣吃饭都需要家长事无巨细地操心。
        但对三年级、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学生更希望家长能够陪同自己一起学习一项新技能,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父母有更多的认识与了解。或是进行亲子活动,不管是阅读或进行运动,学生与家长都能够在共同参与的活动中有所收获。
        小学五年级、六年级的学生则更需要和家长一起探讨沟通在成长中所遇见的问题,例如和同学发生矛盾时如何处理,对身边发生的人与事有什么样的理解与看法,都是需要在跟家长们的沟通中一点点完善起来,小学阶段的进步与成长,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是每个孩子慢慢形成自己思想观念,及如何看待生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所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二、家长有思考,有行动
        经验中的家长会大多是老师总结反馈班级近期各项情况,告知家长要通知的相关事宜,发放学生成绩单,向家长说明学生成绩的变化原因,该如何着手改进。最后有问题的家长留下来单独询问老师。家长们一听到召开家长会,往往第一印象是听自己孩子的成绩总结会。这样的家长会使家长的关注点也总是落在学生的分数上,一味地想方设法提高成绩。分数低的孩子也会因此内心十分受挫。
        这样的家长会后,家长们自认为问题总是出在孩子身上,自身权威感意识增强,缺乏对自身教育方式、与孩子相处方式的思考及反思。回到家长常出现惯用的管教孩子方式,一味地要求孩子不断努力,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甚至造成逆反心理。



        在一节家长会中是要让家长剖析自我存在的问题,并且要告诉家长如何去做的具体方法。在环节的设置上,可以是先热身,然后自省,接着是发现具体问题,最后要给家长如何去做的方法。例如家长们都十分关心怎样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就语文成绩而言,如果告诉家长要“多读书、多积累好词好句”,这样就十分泛化,家长依旧不知如何着手去做。而是要告知具体的做法,以语文学习为例,如何让家长在家中监督孩子多读书,可以利用每日的固定时间,听孩子放声读书,坚持使之成为习惯。或是在家长在做饭洗碗时让孩子在身边出声读课文,培养语感。或是当孩子看完一本书后,复述给家长听,在监督孩子认真读书的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节家长会需要有教育性与体验性,家长会的内容一定和学生有密切联系。准备家长会的每一个环节,力求能够让家长有所思,有所悟。
        三、形式多样有互动
        在家长会中不单单是老师利用ppt的讲话形式,也可以有音乐,有视频,有学生的演绎,有学生的声频,有家长的参与互动。
        例如在召开家长会的过程中,创设音乐情景,利用和缓的音乐使人平静,活泼的音乐令人振奋。借助音乐使家长会的气氛有所变化。
        在召开家长会之前也可以采取提前录制视频的准备,例如提前录制孩子在学校的一天学习生活,某个瞬间,或是想对家长敞开心扉说的心里话等。在召开家长会的过程中播放,通过观看视频,使家长们从不同于以往的视角看到熟悉的孩子,发现他们的成长变化。
        我所任班主任的班级在学生六年级下学期时,学生们因为临近的小升初考试而倍感压力,每天回到家后面对家长对学业的关注而情绪焦虑。为了缓解孩子与家长因考试滋生的高压情绪,开家长会前,我让每个孩子都给自己的家长写一封信,信的内容不设限,可以是倾诉自己近期的所思所想,可以是希望父母有所改变的期待,可以是对学业上的自省。一封信成为一个载体,让孩子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化为白纸黑字,写信的过程亦是对自我情绪的整理。家长会时家长们看到孩子们写的信后,有的家长不禁感慨:“想不到小小年纪的孩子已经有这么多自己的想法了。”在家长会中,留有家长们给孩子写回信的时间。借由文字表达,使孩子同家长对对方有更多的了解。
        当家长能够参与到家长会中,成为一个参与者,并不是一个旁观者或是听众时,家长才能在家长会中实实在在有所触动,有所思考。
        我们常常会提到家校联系,家校沟通,一次良好的家长会将使家校沟通的效果更上一层。家长会,参与者是家长们,让家长们在家长会中有所受益,接受正确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也将使更多的孩子在一个快乐有爱的环境中成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