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2期   作者:和秋云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追求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在小学阶段,广大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数学学科来说,教师应该在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和技巧,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基于此,以下对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和秋云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黎明乡中兴完小  674116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追求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在小学阶段,广大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数学学科来说,教师应该在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和技巧,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基于此,以下对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057-01

        引言
        小学阶段和幼儿教育阶段不同,小学阶段属于学生学习知识、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基础课程,不仅关系着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同时也关系着小学生对于生活的认知。在小学数学中,不少的知识和内容都是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尤其是小学数学中的计算内容,计算问题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中,数学计算教学内容属于最为核心的内容,因此,为了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需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努力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水平。
        一、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一个比较有探索性的问题,通过小组进行交流、探索、分析,形成一个答案。学生在深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收集信息和分析材料进而得出结论。教师可以通过举行各种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比如进行答辩活动或者是小组竞争学习的活动,这种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相互讨论,在实际生活的经验当中感受数学的数与图形的意义,从而学到数学的规律,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也促进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教师也可以组织小组之间竞赛,提高小组之间比赛运算的速度或者是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数量。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激发,也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二、采用游戏比赛的形式,增加数学计算趣味
        游戏,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有着非常巨大的吸引力。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让身心得到全面的放松,同时可以获得更多的快乐。数学,在人们的印象中都是单一的、乏味的内容,这也是很多小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知识和内容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所在。那么,数学课堂难道就不可以拥有游戏趣味吗?当然可以。


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完全可以将游戏元素融入到课堂当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放飞自我,实现寓教于乐目的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例如,老师可以出些守关的游戏比赛模式竞答题,将班中的同学分成两组,一组同学负责出题守关,另一组同学负责解题冲关;冲关队伍每4人一小组,评价标准一个是答对题目的数量,一个是最快通关时间。学生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无论是守关队伍还是冲关队伍,都会在紧张刺激的环境中,想尽办法出难题、解难题,而出题解题的过程,都是对计算能力的一种锻炼和考验,从而让学生在游戏化的环境中,体验到不一样的数学教学课堂,从而让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理解和思考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广大教师应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当中,现如今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中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为学生的课堂教学增添了许多乐趣,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广大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授课的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一段3~6分钟与数学教材相关的数学案例视频,让广大学生亲耳聆听并体会其中的内容,加强学生真正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放松、喜悦,让学生放松心态,有利于学生更加的掌握小学数学课本中主要的内容并且学会如何运用。因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常借助多媒体技术的方法,给学生创造一个情境,让学生融入当中。
        四、要提高计算教学课堂效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计算能力其实就是数学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推理演绎的形式,是得到数学结果的重要手段。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计算教学质量,我们必须要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按照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提高计算课堂有效性,我们可以从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角度出发,以爱算、会算、用算三个方面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采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积累良好的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从而使小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数学的知识,并准确地应用到日常的生活之中。
        结束语
        教师要更加注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运算能力是每个人都要具备的一项技能,也是我们解决日常问题的一个方法,所以它贯穿于整个生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所以教师要不断地去摸索,寻找到能够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形式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华芳.核心素养下计算教学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 139-140.
[2]黎小红.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99+101.
[3]蓝艺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6(06):5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