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梅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第二中学
【摘要】农村与城市有各自的特点,非示范性高中和示范性高中也有各自的特点。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初中生升高中时,优秀学生几乎都挤向教学条件较好的示范性高中,能留在非示范性高中就读的是极少数。就目前来看,非示范性高中的学生绝大部分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气氛不浓厚,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学校的压力又转移给了班主任。下文结合实际,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进行相应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农村;非示范性高中;班主任;学习态度和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050-01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否有意识、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摒弃了传统的视学生为知识的容器的观念,主张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发展。这就必须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深深感受到,要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必须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呢?根据农村高中生的特点,来进行探究。
一、农村高中学生的特点
(一)自卑。那些操作能力差、学习成绩不优秀的学生常常会表现出胆怯、害怕的心理。他们虽然在学习过程中付出很多努力,但由于不科学的学习方法或者受到不佳环境状况的影响,往往导致成绩无法得到提升,这给他们心理造成一定的挫伤,有的学生甚至自暴自弃。
(二)抗挫折能力差。心理问题的存在往往会使得学生无法接受教师的批评,在面对困难,遇到挫折时常常会选择逃避,没有自信和勇气面对挑战,最终导致养成旷课、厌学等等习惯。
(三)情绪起伏大,调控能力太差。农村高中学生的情绪往往不太稳定,由于过于冲动常常会做出一些不理性的事情,也不会很好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四)自觉性差。很多农村家长为了生计选择在外奔波,导致很大一部分高中生是留守学生。这些家长疏于管教自己的孩子,再加上学生自身自觉性差,导致有些学生学业荒废。
(五)与他人交流沟通能力差。农村存在大量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缺乏沟通,导致性格孤僻,害怕与他人交流。
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呢?
学生要尽快的克服环境变化所产生的迷茫与松懈,明确高一是整个高中的起点,只有在高一把学习基础打好,才能把握住三年的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明确目的、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1.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2.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自学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3.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什么地方该一字不漏,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影响效率。4.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笔记,整理归纳,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及时掌握。5.独立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出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求老师问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灵活运用。6.系统小结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有关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7.课外学习包括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学科竞赛与讲座,撰 写小论文,参加数学研究性学习等。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而且能满足和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结语
总而言之,班主任是教育者、领路人,只要班主任能洞悉学生的心理,对学生的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风细雨,定然润物无声,找到打开每个学生心灵的钥匙,让高中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淑媛.倾听心灵声音,提高沟通效能——浅析班主任管理策略提升路径[J].作家天地,2020(22):98-99.
[2]郝丽丽.浅谈高中班主任管理时效性的提升措施[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