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自学能力培养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2期   作者:张淑玲
[导读]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年龄较小,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为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而通过加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则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能够提高语文课堂的秩序性,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还能够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探索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推动学生学科素养的构建。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语文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研究。

张淑玲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经济开发区大宋小学  253100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年龄较小,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为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而通过加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则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能够提高语文课堂的秩序性,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还能够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探索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推动学生学科素养的构建。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语文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044-01

        前言
        社会对新时代人才的需求较为迫切,要求也较高,自主意识与自主能力是新时代人才必须拥有的,而一个人的成长往往与其所受的教育具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新课程改革后,小学语文进行的目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逐渐地成为了语文学科教学主要教学任务。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构建与发展逐渐地成为了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对象。由此可见,对小学语文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策略综述如下。
        1小学语文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遇到的阻碍
        1.1预习环节学生的参与性不强
        课前准备环节是指在正式的课堂教学形式启动前,对即将涉猎的知识进行熟悉,并做出相关的准备的环节。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育模式中,课前准备环节主要针对的对象是教师,需要教师收集相关的数据资料,筛选合适的教学的方式方法,经过反复的琢磨与摸索最终构建出合适的课堂教学方案。这样的课堂准备环节模式存在较多的弊端,首先,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关系时才能发挥最大的影响力,反之在教师一味地付出,而学生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则会导致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失衡,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造成负面的影响。其次,课前准备环节以教师为主力军,而学生坐享其成会导致学生无法明确自身在学习中所处的位置,出现对教师的依赖心理较强的情况,在面对学习中的问题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是向教师寻求帮助,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性思维将会逐渐地退化,对事物的分析与理解能力直线下降,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较大的波动,不仅不利于学生当下的学习与成长,还会对学生今后适应社会发展,融入社会生活埋下隐患问题。
        1.2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较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多数教师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存在溺爱心理,过度地干预学生的探索过程,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思维与能力的构建,导致目前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害怕麻烦,缺乏探索的精神等问题,致使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畏首畏尾,对大部分的语文知识的理解都不够透彻,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成长。



        2小学语文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
        2.1布置学生课前自学、质疑问难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想要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高效地完成教育任务,教师就必须做到尊重学生个体的特点,给予学生个体充分的发展空间,并且充分地信任学生,让学生参与到语文学科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就课前准备环节而言,教师在收集教学资料,制定教学计划的同时,还应依据学生现阶段的认知能力与学习能力为学生布置一定的课前自学任务,设置一定的问题,进而在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的同时,为学生指明课前预习的方向,使学生能够在正式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始前清楚地认识到自身薄弱的地方。例如:在学习到《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课时,教师可以依据即将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让学生跟随问题的指引对新知展开探索,使学生能够对即将学习的语文知识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找到学习的方式方法,进而在正式的课堂教学开始后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对难点问题进行着重的听讲,为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帮助学生逐步地构建出自主学习能力。
        2.2鼓励学生自己讨论、自己解决
        自主学习能力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想要在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必须激发学生参与语文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对此,教师可以从课题氛围的营造入手,利用合作学习的手段,将学生分成几组,依据语文知识内容为学生分配合作探究任务,并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构建学生间的竞争关系,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队荣誉感,让学生在积极的课堂氛围的驱使下投入到合作探究中,全面地经历自主发现、自主讨论、自主解决的过程,让学生获得全新的课堂学习感受,
        2.3加强训练,加深理解
        虽然小学语文课程涉及的知识内容基础性较强,学习难度较低,但语文学科自身具有的涉及面较广的特点,需要学生进行理解与消化的知识较多,依然需要学生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极容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导致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对此,教师应从教学方案的制定入手,利用多样化的手段设计趣味学习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逐步地消除学生在面对繁杂的知识时产生的抵触心理。例如:在学习到《陶罐和铁罐》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的游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地吸引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之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角,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感,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逐步地实现为小学语文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的有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一个学生必备的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质量、难点问题的攻克、以及今后步入社会发展等都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起到高度的重视,落实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符合其成长需求的环境中逐步地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唐令春.提升自学能力与教学方法的探索[J].教育,2018,(4).81.
[2]谢静静,王天慧.试论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J].新校园(中旬刊),2017,(7).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