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趣味教学法探析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2期   作者:高贵姐
[导读] 高中地理教学当中,教学方法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的首要因素,传统教学是以分数为先,不仅教学效果差,还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难以提升。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多元化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够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帮助。

高贵姐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中学  336100
【摘要】高中地理教学当中,教学方法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的首要因素,传统教学是以分数为先,不仅教学效果差,还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难以提升。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多元化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够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地理;趣味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073-01

        引言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单一,且忽视学生的感受,使得学生难以产生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不能够通过教师的教学,获得更好地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率。应对这种情况,高中地理教师有必要进行教学模式的革新,探究多样、新兴且科学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教学,以使得学生更好地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
        一、在导入的时候注意趣味化,提升课程教学趣味性
        高中生虽然思想比较成熟,他们也即将走向成年,但是在学习上仍然缺乏自主能力,并且教学中的趣味性内容依然对他们有较大的吸引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具有趣味性的课程教学,让学生首先对地理知识产生学习兴趣,之后才能更加积极地进行学习。教师在教学地理知识时,首先要关注高中生的心理特征,他们这个年纪的学生对什么东西比较感兴趣,从这一方面入手进行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趣因素的发掘,并且将自己所要教授的主要课程知识进行结合,促进学生学习。教师在教学的初期阶段应该要首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地理导言吸引学生。让他们首先对地理课程产生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感受,之后教师再进行课程导入,这一点还是需要教师能够给学生进行一些问题导入,学生首先对这些问题产生了探究的欲望,他们才能够深入地去学习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海洋地理》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询问学生们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有多深,它叫什么名字,这样的知识无疑是学生感兴趣的,但是有很大可能学生并不了解这些内容,此时老师给他们进行一些讲解,他们就会感觉到海洋世界的神奇,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好奇心,让学生对地理知识充满兴趣,在之后的学习中也就更加专注。
        二、创设趣味的问题情境,提高课堂参与度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学生的主动性需要充分发挥,而教师不仅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还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度。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为引导,组织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方法。


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其更加切合现代的教学理念。而在这一方法中,创设问题情境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入生活化、游戏化素材,创设趣味的问题情境,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例如,在《大气热力环流》这一节的教学中,在教授完行星风带、季风等知识后,教师就可以开展“课桌上的大气流动”的活动,让学生探究地形对大气流动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先导入情境:“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对大气环流的影响,那地形对大气活动有影响吗,你能证明它吗?”在这一活动中,学生需要利用吹风机、书本等模拟现实的情境,以实验探究问题的答案。而这样,通过生活化素材构建实验的问题情境,教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三、合理开展微课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内容比较多,且很多内容比较繁杂、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要学好地理课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学生对地理产生了恐惧心理,甚至产生抵触、厌学的情绪,严重影响了地理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将微课和地理教学课堂相融合,学生不仅能够清楚地知晓和掌握重点和难点内容,而且有效增强了地理课堂的趣味性和内容的丰富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微课堂学习中,可以学到很多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地理知识,既丰富了自己的地理知识储备,也增强了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微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材中比较复杂的地理知识以动画或者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降低学习难度和理解难度,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学习长江相关章节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长江的相关知识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不仅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有效提升学习效果。将微课和高中地理教学相融合,除了网络上的学习,还可以包含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及课后复习,利用碎片时间随时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教师想要打破传统教学格局开展多元化教学,要综合考虑教学引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其被动的学习地位发生转变,构建全新的课堂生态,强化与生活的联系,推动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江瑞.趣味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20.
[2]王蓓蓓.试论高中地理教学的高效性和趣味性[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
[3]左洁.趣味教学法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J].中华辞赋,2019(02):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