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有效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2期   作者:钟群辉
[导读] 文学书籍包含许多科学知识和人生哲理,栩栩如生的描写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学的兴趣,让学生对精彩故事产生向往,在阅读过程中有效增加知识存储量,让学生的语言组织和书写更流畅和通顺,增强学生的文化气质。把小学语文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可以帮助孩子知道更多的知识,锻炼逻辑思维,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钟群辉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小江街道新南小学  535399
【摘要】文学书籍包含许多科学知识和人生哲理,栩栩如生的描写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学的兴趣,让学生对精彩故事产生向往,在阅读过程中有效增加知识存储量,让学生的语言组织和书写更流畅和通顺,增强学生的文化气质。把小学语文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可以帮助孩子知道更多的知识,锻炼逻辑思维,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122-01

        引言
        阅读素养的提升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实现的目标,而是需要我们语文教师付之以持续的努力与探索,想出可行的阅读教育方式方法,并将其积极落实到实践。课外阅读作为学生阅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也应当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们的高度重视,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与方式方法。
        一、加强课外读物选择
        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课外阅读素材的内容引导,不宜选取太过生僻或者不适合小学生年龄段的文学作品。优秀的文学素材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宽度,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海洋的探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意识和积极向上的思想品格。例如,在教学案例中,教师以著名的童话《木偶奇遇记》为基础,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一段匹诺曹的动画片。学生对主人公匹诺曹的奇幻经历和命运结局产生了极大兴趣,老师帮助学生梳理《木偶奇遇记》故事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激发学生对于经典童话的阅读欲望。
        二、以兴趣为导入,培养阅读习惯
        孔子曾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阐述的正是兴趣的重要性。特别是针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兴趣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做任何事情都是从个人喜好出发,这带来的教育启示是教师需要以兴趣为导入,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小学生愿意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如此才能确保课外阅读落实在实处。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设施将绘本PPT进行呈现,绘本PPT中包含大量的图片,非常生动形象,丰富的色彩以及绚烂的图画,能够瞬间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学习了《动物王国开大会》,这是一篇本土的童话故事,教师可以推荐小学生阅读《格林童话》,众所周知,《格林童话》是德国语言学家雅格.格林以及威廉.格林创作的,里面包含大量童话故事。教师可以选择其中比较具有典型性的,比如《白雪公主》《美女与野兽》《小红帽》《穿靴子的猫》,通过多媒体设施播放与之相关的动画,吸引小学生的目光,帮助小学生建立阅读基础。然后,观看结束以后,邀请小学生概括一下动画片主要内容,最后让小学生再进行课外阅读,比对动画片和书籍之间存在哪些异同处。最后还可以举办故事分享会,鼓励小学生在课堂上向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故事。


这样的方式,能够让不喜欢阅读的小学生也建立阅读兴趣。为了建立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小学生的阅读欲望。只有从兴趣入手,才能落实课外阅读目标,让一年级小学生真正享受阅读的快乐。
        三、与阅读书目相关的主题活动
        我们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举办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以让学生产生愉悦的课外阅读体验,促使其产生较长久的课外阅读兴趣与热情。这对于我们小学低年级学生维持较长时间的课外阅读注意力格外有用。例如,在向学生推荐了注音版《昆虫记》这一课外阅读书目并在学生阅读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带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一次“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种昆虫”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学生要根据所阅读到的《昆虫记》这一书目的内容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种昆虫进行描述。要想在活动中进行更好的描述,做到“有话可说”“有内容可表达”,我们的小学生便要在课下进行认真的阅读,并从多个昆虫描写对象中找出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昆虫来。这对于维持学生的课外阅读热情显然产生了极强的正面督促作用。而在真正活动开展时,学生更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说出了不同的答案,有的说自己对老象虫这一昆虫最感兴趣,并阐述了具体的原因,有的说对金匠花金龟这一昆虫印象更深刻……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满满,大家都享受着来自认真阅读所带来的快乐,而这也将转化为督促学生继续完成《昆虫记》这一课外阅读书目的重要动力与推动力量。
        四、指导学生精读、速读合理运用
        精读和速读是两种不同的阅读方法,对于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提升与发展来讲都至关重要。为此,我在自身的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便教给学生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精读和速读的阅读方法。例如,《丁丁历险记》是一本情节性曲折的书目,适合速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主要线索梳理清楚人物关系及其发展走向就可以;《窗边的小豆豆》便有着非常细腻的情感,需要我们的学生认真静下心来认真阅读、仔细分析,在精读的过程中揣摩小豆豆由“怪怪”的孩子逐渐变成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的过程,并能据此理解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所具有的积极影响。指导学生精读、速读合理运用,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获得高质量的课外阅读效果所产生的价值显而易见。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积极夯实学生的生字基础,为学生提供适合其基础的绘本读物,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空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小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琴.激发兴趣,培养习惯——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J].华夏教师,2019(27):88.
[2]梁建阁.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以及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3]张学蓉.让课外阅读之花开在学生的心田——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浅析[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452-4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