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 邱莹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2期   作者:邱莹
[导读] 数学是小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最终目标。小学时期的数学素养培养主要有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数据的分析能力以及空间观念等。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具有阶段性,在数学部分内容学习的过程中有着较大的难度。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小学数学中的困难,提高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邱莹   哈尔滨市万宝小学校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9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最终目标。小学时期的数学素养培养主要有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数据的分析能力以及空间观念等。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具有阶段性,在数学部分内容学习的过程中有着较大的难度。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小学数学中的困难,提高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159-01

        小学阶段的数学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阶段,这也正是学生所需要的教学能力。目前,小学的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所以,数学教师要把信息技术充分地利用起来,应用到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当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丰富教学手段,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
        1、信息技术支持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势
        1.1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数学与其它学科不同,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思维严谨,教学方式也是循序渐进的,要经过不断地积累和铺垫让学生在得出结论之后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激动心情[1]。然而,小学生的发展特点不同,理解能力也有所差异,教师的引导方式也并不会适用于所有的学生,所以,怎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是数学教学需要攻破的难点和重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运用,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来完成前期的铺垫工作,让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教师讲的内容,进而得出重要的结论。比如,教师在讲比例尺这一课的概念时,学生会感到很陌生,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来学习。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白和理解比例尺的概念,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2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利用教学道具和习题练习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知识主要来源于教师的讲授和课本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多数的小学生开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思维的拓展,视野的开拓,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2]。目前,我国有许多地方的小学建立了区域性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全国性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可以通过平台来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比如,在讲圆柱与圆锥一课时,学生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认识和了解更多的圆柱体和圆锥体,教师也可以随时对新的教学资源进行归纳和整理,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学习资料。
        1.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新知识,也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机地整合。目前,学生对资源的整合能力成为了一个必须要具备的能力,不管是对网络资源的整合能力还是对其它资源的整合能力,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另外,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也需要学生的配合,在这个配合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和创造力。


比如,在教授三角形的特性与分类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提前准备好的课件,为学生展现出不同图形中的三角形,并进行对比,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们对三角形的认识与理解。
        2、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策略
        2.1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具体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对他们形成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激发他们的感性认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学的难度,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3]。基于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情境教学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利用多样的教学道具,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地理解形式。比如,在四年级学习的位置与方向一课时,为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位置与方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游戏,再加上音乐的配合,使学生们迅速地参与到了其中,在互动的过程中认识了各自的位置与方向,并可以依据教师的要求作出正确的解答。
        2.2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学以致用。然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分离,只是单调地讲解课本上的知识,使所学的知识不能实际运用到生活当中。所以,在学习的时候就会使学生提不起兴趣,基于这种情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把教学内容渗透到生活当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比如,在学习了平移和对称的知识以后,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对称图形,如圆形、正文形、长方形等,并对它的数学原理进行讨论和研究,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学习“百分数解决问题”中的“折扣”一课时,可以和商场购物中的打折联系起来,这样更加贴近于我们的生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觉陌生,从而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2.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师的素质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因此,就需要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综合能力,紧跟时代的步伐,时刻关注最新的信息知识,只有对信息技术有一个熟练的掌握,才能把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更好地教授给学生们。例如,在学习圆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各种各样的圆形,这就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还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及时地修正。只有教师不断地实践和努力,才能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进行充分地融合,把数学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果想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顺应社会的需求与发展,就要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有机地结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创新。所以,小学的数学教师要把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利用起来,并把多媒体设备的积极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胡玉萍.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贾伟,王显.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问题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20):213-214.
[3]穆晨翠.基于信息技术设备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10):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