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方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2期   作者:卢伟
[导读] 高中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肩负着自身的历史重任。如何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教育不仅要注意具体的解题技能方法,更应注意数学知识发生过程中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优良数学品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实施创新教育,對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素质意义重大。

卢伟   纳雍县新房乡永丰小学
【摘要】高中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肩负着自身的历史重任。如何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教育不仅要注意具体的解题技能方法,更应注意数学知识发生过程中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优良数学品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实施创新教育,對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素质意义重大。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154-01

        随着教学理念的变革,各类新型教学方式层出不穷,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应顺应教学发展的规律,应用与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为此,教师应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自主性及学习习惯都已养成,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挥其主动性,并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总结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师应变革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数学情境、探究式学习、微课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丰富高中数学课堂。
        一、创设教学情境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更重视教学效率,这是在高考所面临的紧张大环境下形成的教学模式,教师更愿意在课堂上集中讲授知识点,确保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接受高密度的数学知识,而后让学生通过做大量的数学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实际上,在这类教学方式下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能够较快学习数学知识,但难以应对题型变化,不会对数学知识进行灵活的变通,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学习。因此,教师应改变这一教学方式,而采用数学情境引入的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从而进行分析与运用。例如,教师在进行《立体几何》的教学时应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如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DNA双螺旋结构示意图、中华世纪坛、等图片,并引导学生从中找出一些常见的几何体。学生从这些图片中认识到空间几何体存在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教师则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总结棱柱等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通过创设情境,教师在分析数学环境中的数学要素时了解数学知识,并对该数学知识所适应的领域有了更深的认识,学生不仅能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学习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会以观察的眼光与较高的灵敏度观察生活、运用数学知识。创设数学情境是高中數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应用。
        二、探究式学习
        所谓探究式学习,就是指学生从日常生活的确定学习和研究的对象,深度挖掘现实生活与所学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进而做到知识的活学活用。现如今高考成为了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高中阶段的大部分教学实践也都是围绕高考开展。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往往将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希望寄托在大量的练习和做题上,学生日常的学习节奏也在做题和练习之间循环往复。而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够深度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学生能够熟练计算某一类型的题目很大程度上也是死记硬背的结果。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也为了更好的对现有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除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外,教师还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入手,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发展,最终达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以《三角恒等变换》的内容为例,教师在安排学生学习这部分的内容时,就可以以“如何测量旗杆的高度”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或是运用平面向量的知识,或是运用初中学习的同角三角函数的知识。在学生对三角恒等变换即sin、cos、tan不同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初步认识后,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如何用sin(α-β)和cos(β-α)表示tan(α-β),又如何用文字去描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尽可能的将所学的知识消化。长此以往,学生的探究能力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三、微课教学
        在对数学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中,除了尽可能的纠正原有教学方式的错误之外,教师还可以从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出发,辅助和完善现有的教学方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教师也倾向于借助互联网搜集更多的教学资源,从而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在互联网教学的庞大体系中,微课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微课与平时的教学相结合,教师可以很好的运用微课时间短、内容体系化、情景化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体验。同时,由于微课易获取的特点,学生几乎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借助电子设备进行学习,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学生学习的时间限制。因此,在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重视微课对教学效果提升的巨大作用。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内容时,为了能够给予学生良好的视觉体验,教师就可以将教学的内容设计成一个个短小的视频。倘若学生对某一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并不明确,学生就可以借助已经录制好的微课视频学习直线与平面的立体图形。针对直线与平面的不同位置关系,教师还可以分别设计不同类型的立体图形并通过微课展示出来。学生只需通过学习微课就能够将复杂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间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总结学习经验为主。高中数学学习压力较大、知识点繁多、难度大,教师应引导学生改变接收式学习的习惯,而通过创新教学手段来带领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为此,教师应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及学生的薄弱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数学情境、探究式学习、微课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丰富高中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胡娟.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好家长,2017(66):47-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