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激励策略,优化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2期   作者:丁锋华
[导读] 随着教学理念的革新,教育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其中德育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广泛重视,德育教育是初中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班主任的工作不仅是管理学生学习而且要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班主任在工作中要采用合适的激励策略,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本文将重点分析如何通过实施激励策略,优化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丁锋华   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明江中学
【摘要】随着教学理念的革新,教育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其中德育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广泛重视,德育教育是初中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班主任的工作不仅是管理学生学习而且要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班主任在工作中要采用合适的激励策略,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本文将重点分析如何通过实施激励策略,优化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激励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151-01

        在初中教育发展中,班主任教师积极开展德育教育是重要的,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水平,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根据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可知,其成效不显著,究其原因,班主任未能有效实施激励策略,难以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致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由此,作为初中班主任,有必要结合德育实际情况而制定有效的激励策略,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德育的效果。
        一、初中德育教育实施激励教学的必要性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教育均衡与教育公平也在不断实现,在教育综合改革的过程中,教育内涵获得了继续发展,教学改革各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学生全面发展日益实现。在取得各方面成就的同时也能够看到,教育还存在着一些弊端,这些弊端制约着教育进一步前进,阻碍着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学生的价值观影响深远,初中学生处于认知形成的重要阶段,德育教育不可缺失。在这些年的发展中可以看出,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浮于表面,没有真正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在德育方面,学生还是在重走过去的老路,内心深处认为学习德育知识是为了什么,德育教育没有真正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德育教育在学生脑海里没有灵魂,缺乏一种力量去激励他们。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激励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树立先进的德育教育理念
        众所周知,要想确保德育教育和德育工作顺利展开与进行,就要以树立正确的德育思想和德育观念为基础和先决条件。因此,初中班主任在提高德育工作教学高效性的过程中,必须要先对自身的德育教育思想和德育教育观念进行改变、革新和突破。在目前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教学时,必须要以自由、平等、民主、开放为基本的教育理念和观点,充分认识到在德育教学课堂过程中自身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把二者放在同一个水平和高度。比如,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教学活动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让他们在课堂上拥有自我表达的权利和机会。这样将教师放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指导和倾听地位,极大地减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反叛情绪和逆反心理的情况,为课堂环境的打造和课堂氛围的改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学习的成效和老师教学的质量都能提升一个层次和水平。除此之外,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过程中要将开放性的教育观念充分渗透在其中,将学校教学活动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积极组织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使他们拥有更高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思想修养。



        (二)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
        在德育教育之中实施激励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前提之下,那便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在当前的初中教育形式之下,学生和教师还是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学生常常以班主任的不理解为由,产生不服管教的情绪,十分令班主任感到头疼。因此,教师和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十分重要,这样才有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和激励实效性的实现。而对于良好关系的建立需要从教师自身做起,因为教师毕竟在学生之上,如果教师可以放下身段与学生进行交流,那么学生必然可以受到感动。例如有位学生因为不服班主任的管教,和班主任产生间隙,但是在体育课上这个学生受伤了,班主任看到这个情况后马上抱起学生送进医务室,并不遗余力地照顾这个学生,学生因此而备受感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向班主任进行道歉,从此学生和班主任的关系就亲密了不少,还能听从班主任的建议努力学习,这就从中体现德育教育的激励作用,在有些情况下班主任的行为就是在表明班主任的态度,以实际行动来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激励,往往会比说教要好许多。
        (三)合理选择激励策略的时机
        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不仅仅有激励这一个内容,而是需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而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教师突兀的进行激励会导致学生产生不好的感觉,甚至可能会厌烦或者是叛逆。由此可见,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合理的选择激励的时机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充分的发挥对学生的激励作用,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为后续更好的德育教育提供基础。例如,初中德育教育主要在班会时进行,因此初中班主任在组织学生进行以“乐于助人”主题班会时就可以在班会的高潮时期列举一些班级内学生乐于助人、勇于奉献的例子,并给予这些学生适时的激励,将德育教育与实践相结合,这样的激励实际可以在放大学生闪光点的同时更好的影响其他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均可以受到激励,从而提供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四)给予学生的奖惩要适当
        要保证激励教学的有效性,适当的奖惩是必要的。初中班主任在实施激励策略时要格外注意奖惩的适度性,否则不仅无法发挥激励作用,还会产生恶劣影响。初中班主任在面对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讲话、偷看课堂无关书籍、不遵守课堂纪律等现象时,应给予批评惩罚,惩罚要适中,太重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太轻则难以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重要性,无法起到警戒作用。在惩罚过程中,初中班主任应格外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防止学生过于敏感,降低对德育课程的信心。同时,在对学生进行奖励时,奖励力度不应过大,防止学生产生骄傲心理,激励效果变味,而奖励力度过低则会导致奖励效果无法发挥,学生没有感受到重视。
        结语
        综上言之,初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需要有效的激励和正确的引导,所以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激励措施,通过树立先进的德育理念、建立亲密关系、注重合理激励时机、给予适当奖惩等方式,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奋力前进、健康成长,促进德育教育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于钰,夏茹楠.初中班主任在家校沟通中的方法探究[J].家长,2021(03): 39-40.
[2]张文芳.初中班主任职业压力成因探究[J].教育艺术,2021(0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