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对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影响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2期   作者:陈卢燕
[导读] 数学相对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计算题训练的方式较为单调,学生没有掌握计算技巧,导致计算能力没有得到明显提升。随着新课标的推进,在教学当中教师要能够改善传统的教学理念。通过良好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能够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本文主要针对激发兴趣对于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有效改善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计算潜能

陈卢燕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廉州镇第七小学  广西  北海  536100
【摘要】数学相对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计算题训练的方式较为单调,学生没有掌握计算技巧,导致计算能力没有得到明显提升。随着新课标的推进,在教学当中教师要能够改善传统的教学理念。通过良好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能够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本文主要针对激发兴趣对于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有效改善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计算潜能,为学生日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激发;计算能力;研究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147-02

        随着新课改的推出,在现代化教学当中能够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能够通过良好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掌握良好的运算技巧,进而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明确学生的差异性存在,根据学生所接受的知识范围,为学生设计良好的计算训练。同时要根据学生日常学习的状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良好的计算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计算潜能。并且对课堂要进行丰富的设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兴趣,并且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计算潜能。
        1.强化口算训练带动学习氛围增强口算能力
        在小学数学计算当中经常会应用到口算和笔算,口算也能为笔算奠定基础,笔算的技能提升会受到口算的影响。因此,在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当中,首先要提升学生的口算技能,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点来进行分析。
        首先,在进行计算训练前可以展开两分钟的口算训练。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以学生为主导地位,使学生轮流出题。对于出题能力较好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在出题的过程当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以及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使得题目更加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在学生进行口算题目训练过程中,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气氛。在学生答完题后,可以由出题者进行题目的判断看答案是否正确,并讲出计算方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其次,在数学课堂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口算游戏为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行训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创编了异彩纷呈的游戏,游戏大都体现竞争性与趣味性。如“夺红旗”、“摘苹果”、“采桃子”“过河”、“找伙伴”、“猫和老鼠”、“开火车”、“小猴爬山”、“送信”、“走迷宫”、“扑克生”等。
        教师也可以不断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展开相关的训练。举例说明,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不同的分组,以三人为一组。可以使其中一个学生进行出题,另外一名学生可以进行答题,剩下学生可以进行屏幕的判断。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设定答题时间,对于表现好的小组与个人,老师的激励分为2种,一是口头表扬,二是物质奖励,对于能力稍弱的学生,组内成员会互相帮助,尤其表现为课间游戏,他们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固定的小组进行游戏,这种形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口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可谓“一石三鸟”。。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1]。
        2.经历探索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
        学生在进行计算能力提升的过程当中,只有真正领悟到计算的技巧和方法才能更好的进行计算。在传统的教学当中,教师会以讲解为主,并在课堂上进行不断演示。学生属于被动接受,对于推理以及方法的掌握并没有进行完全理解,导致学生没有掌握良好的计算能力。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在课堂当中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使得在课堂中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导致学生对于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很容易忘记,做不到深刻理解。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当中不能过度依赖课本当中的内容,在计算训练设计上能够使学生实现动手操作能力。并且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如在教学进位加法9+3时,我是这样进行的:课堂上先出示盒子里9个小球,外面3个小球,想一想,怎样摆就可以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呢?学生很快地想出办法来,说:“我将外面3个中拿1个放到盒子里,这样盒子里就是10个,外面是2个,一共12个。”我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并当场奖励给他一朵小红星表示对他的奖励,同时向学生说明这种方法叫“凑十法”,看到9,就想9和几凑成10,看到8,就想8和几凑成10……。在此基础上我马上出了几道:8+4=?,9+2=……学生都对答如流,并准确地说出了凑十的方法,这样既建立了表象又提高了口算的准确率。
        在这样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要能够不断通过参与动手实践。并且学会反思,有效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反复讨论最终得出结论,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在教学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牢记。教师在教学当中能够以学生为主导地位,帮助学生梳理数学思维并掌握良好的计算方法。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且能够不断通过实践对知识点进行反复利用进而加深印象[2]。
        3.多方合作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计算能力
        计算训练技能的提升是需要时间去训练的,教师要能够重视计算训练的方式。在不断教学当中,教师要能够有效联动家长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使家长和学生能够重视计算的方法。可以通过家长出错,学生不断进行找茬的方式,能够将错误的习题进行总结和检查。有利于实现学生对解题方法的创新,进而培养学生检查习题的习惯。可以通过一下两点进行实时。首先,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使学生自己进行习题练习后进行检查,对正确的习题进行打钩错误的习题画叉并改正。其次,在不断进行练习的过程当中,可以使家长去填写错误的答案。学生不断进行检查,并对答案正确进行判断,对错误的习题进行改正。这样的训练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在学习当中的成就感。
        4.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建情境激发计算兴趣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当中最好的老师,只有不断使学生对数学计算产生兴趣,才能使学生真正投入到训练当中,并掌握良好的运算技能。因此,教师在不断对学生进行算训练的过程中能够设置有效的课题,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和技术的提升,多媒体已经被教育行业广泛应用到课堂中,并且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技术进行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例如:教学“0的加减法”时,利用多媒体演示小朋友喜闻乐见的小猴子上树摘桃子的情境,树上一共有6只桃子,让学生思考小猴子会摘取几只,由于多媒体的参与,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类似于动画片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小猴子会摘取1只,还剩5只;有的说小猴子会摘取2只,还剩4只等当有学生说到6只桃子全摘取和一个也不摘取时,教师随即引入课题——0的加减法.这样的多媒体情境导入,使学生学得生动、形象,能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中要不断创建有效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整个运算过程。通过动画播放的效果能更好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数学当中计算的训练相对较为枯燥,并且形式单一。学生在进行计算训练的过程当中,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因此,教师在不断进行教学当中能够通过良好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同时在不断进行计算训练的过程当中,教师要能够有效联合家长,配合学生完善计算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在进行计算训练过程中乐此不疲,进而激发学生的潜能。此外,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计算的技巧,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计算的方法,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彩华.如何激发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4 (02):05.
[2]陈长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
[3]朱江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J].数学大世界,2013 (18):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