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法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2期   作者:张雨
[导读] 议题式教学法有利于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但当前议题式教学法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趋于形式,以及教师缺乏基于主体的教学能力等。因此,突破议题式教学的形式主义,提高教师议题式教学能力,促进议题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有效应用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面临的首要任务。

张雨    华南师范大学
【摘要】议题式教学法有利于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但当前议题式教学法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趋于形式,以及教师缺乏基于主体的教学能力等。因此,突破议题式教学的形式主义,提高教师议题式教学能力,促进议题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有效应用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面临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议题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145-01

        议题式教学法是以议题为基石,以情景为教学载体,以活动为主要方法,以学科知识为理论基础,以锻炼学生学科综合素质为任务的一种科学教学方式[1]当前,议题式教学法已经普遍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当中,并且议题式教学法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具有多重意义。议题式教学法不仅能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兴趣度,还能够推动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的建构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但是,议题式教学法作为新型的教学方法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境及问题。
        一、议题式教学法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困境
        (一)形式主义过于严重,缺乏实效性
        议题式教学法在具体实施后取得不错的的实际效果,但是距离预设的期望效果还有一段距离。很多师生之间的课堂讨论,往往呈现出一种热闹但毫无实际意义的情况。议题式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生学会理性思考、学会如何表达交流以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将要学习的理论知识了解透彻,构建知识体系,这样的议题讨论才是有意义、有效果的。但是往往这种讨论,并没有发动全体学生,成为了少数人的辩论赛,或者偏离主题导致学生开始随意聊天,课堂实效性降低。
        (二)教师教学操作技能、知识储备不足
        议题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具备高水平的教学操作技。活动型思想政治课程是将议题作为课程与教学组织的线索,教师不仅需要考量议题与议题之间的关联,更应自觉地将学科知识融入到每一个议题设计中去,同时考虑议题式教学设计的横向垂直组织与纵向水平组织。[2]
        议题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具备将议题与学科知识科学、有效的融合起来的教学技能。同时,议题式教学法对教师知识储备量也具有一定的要求。议题式教学要求教师要善于将多种社会和学习资源整合进行议题创设,紧跟社会热点问题和实施走向,结合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思维模式。议题式教学作为专业性极强的教学方法,无时无刻都在考验着教师,为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带来巨大压力。
        (三)学生议题式学习能力不足
        议题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突破书本的制约、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多种渠道获取丰富的资源信息,学生在认识和参与社会的实践中自觉运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知识,认识其现实意义及其理论价值。[3]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该如何正确处理繁重的课业负担与社会实践活动这对矛盾,对于学生个人来说是一个两难问题,对于议题式教学的有效实施更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
        在传统的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为主,学生会不自主的忽略自己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而议题式教学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议题式教学法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对策
        (一)打破形式主义,增强议题式教学法的实效性
        首先,教师要一改传统,从一个喋喋不休的传授者转变成一个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将议题式教学法落到实处。在学生们进行议题讨论时,教师要积极贯穿于整个讨论过程当中,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组织、引导,确保整个讨论环节的具有实效性、科学性。
        其次,教师要带领学生积极进行实践,不能将议题式教学法浮于形式。例如在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一课时,可以带领学生们在政府公开开放日的时间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们充当小记者对政府公务人员进行采访有关知识,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参与社会的能力,还调动他们学习政治学科知识的积极性,对整个议题有了更深度理解。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议题式教学法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如果不积极参与,议题式教学就缺少了参与的主体,整个课堂变成教师单一传授知识的课堂,课堂缺乏活跃度,课堂效率过低,不利于议题式教学的开展。
        因此,教师必须担当起“引路人”的角色,激发起学生参与议题式课堂的兴趣,因材施教,带动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方式,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做课堂的主人。同时,学生要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和学科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内化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付诸于实践。例如议题式教学法可以采用模拟法庭等议题活动模式,让学生学会使用合法渠道,正规的处理程序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同时,可以通过组织辩论赛,让学生对正反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从而让学生明白遵纪守法的重要程度。
        (三)提升教师应用议题式教学法的能力水平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双边模式,除了积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外,教师还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并改善议题式教学的应用能力。
        首先,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设计议题时要以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根基。例如,议题的选择要体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的理想信念;[]议题的选择要弘扬正确价值导向的推进,带领学生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艰难困苦;议题的选择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走进学生生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的话语权;议题的选择要体现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培养学生判断与解决问题的内在潜力。
        其次,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设计议题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学习习惯,还要充分考虑议题是否能够与学科知识逻辑、内容巧妙融合。
        最后,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充分学习议题式教学法的相关知识,接受能力强的年轻教师要积极帮助老教师学习议题式教学法。学校也应该多组织教师集体学习、交流、观摩,请专家进行议题式教学法应用的相关培训等。
        三、结语
        议题式教学法在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十分广泛,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重视其问题采取正确的策略,最大限度的发挥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优势,从而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核心素养教育,构建新型活动型教学方式,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沈雪春.议题式教学的四种“议”境——以“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公开课教学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07):13-16.
[2]崔永兴.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19(2):66- 7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4]闫梦丹.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议题式教学法的困境及对策[J].林区教学,2019(09):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