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吴莹
[导读] 在语文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学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师应当把阅读教学作为一项培育学生基本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学科。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强调的就是每个人对于作品阅读的不同理解和感受,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培养自我思考的能力、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辨析能力,以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能力。只有个性化的语文阅读教学,才能让学生成为一个语文文化情感丰盈、文章基本素养扎

吴莹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丹华小学  236800
【摘要】在语文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学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师应当把阅读教学作为一项培育学生基本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学科。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强调的就是每个人对于作品阅读的不同理解和感受,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培养自我思考的能力、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辨析能力,以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能力。只有个性化的语文阅读教学,才能让学生成为一个语文文化情感丰盈、文章基本素养扎实、能写出真情实感的灵活个体。因此,个性化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指引学生寻找作者的写作特点、文章的成文背景以及相应的文化情节。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027-01

        引言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话题,因为这是学生最基础的学习时期。对此,小学语文教师更需要重点关注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培养。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就可以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使小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好的发展。
        一、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直是各科教师不断研究的内容,因为每一种“激趣”手段在长时间应用下都会失去作用,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激趣”教学手段,进而利用新奇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达到“激趣”效果后良好引入本节阅读教学的内容,达到保障阅读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时应分析学生的喜好,进而创建出有效的“激趣”手段,达到充分激发出学生阅读兴趣的教学目的。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且具有好奇心重、好动的特点,教师在设计“激趣”阅读教学手段时,可以采取“讲故事”“游戏”“新奇事物的引入”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性。讲故事教学模式利用的是小学生喜爱听故事的特点,游戏教学模式利用的是小学生好玩、好动的特点,新奇事物教学法利用的是小学生好奇心重的特点。通过针对学生特点设计“激趣”教学手段,可有效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个性化阅读《陶罐和铁罐》时,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可采取角色扮演的游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小学生进行分组,采取四人一组的方式完成角色扮演的游戏。根据课堂教学时间可以选择出三组学生进行表演,而未参演的学生对三组学生的演绎过程进行评价,评价出哪组同学演绎的过程,在表情、行为方面能够充分体现出角色的内心。通过采取角色扮演的游戏教学手段,可激发出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未参加表演的学生会因自己成为评委而产生认真观看的过程,并在认真观看的过程中对文章内容产生了深刻理解。



        二、丰富阅读教学的课堂活动形式
        个性化阅读教学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文章的分析解读上,也应当体现在课堂上各种阅读活动的展开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文本教学设计各种趣味化的文章分析解读的活动,让课堂变得轻松有趣,增添学习过程的活力。比如,对于有生动故事情节的阅读范本,教师可以组织大家在读完文章后做分角色表演,让学生自主进行课本剧的编排。这会让语文课堂变得充满活力,学生的各种理解和看法也能够得到充分表达。在学生进行自主活动时教师要善于观察,需要的时候给予学生一些相应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过程能够有效推进。这些都是丰富原有课堂,体现出个性化阅读教学特色的过程。这样的教学组织与构建方式也能够提升课堂整体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有益的学习收获。
        比如学习完《枣核》这篇文章后,当学生读懂了整个故事后,不少同学很受感染。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再现当时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与作者达到情感的共鸣。另外也可以让学生谈谈读完文章后自己联想到的类似场景,或在课外读物中见过的类似片段。学生纷纷做了各种分享,课堂气氛也变得轻松融洽。学生通过这种绘声绘色的描述,进一步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也会更容易进入到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当中,就原文的学习感受和体验会更加丰富。这才是基于个性化阅读教学应当有的课堂打造方式,透过各种开放式的课堂活动的组织与展开,既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也能够强化学生就文章的吸收掌握程度。
        三、引导表达,促使学生自主感悟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授教材上的文章,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无法产生个性化的感悟,学习的主动性也不强。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就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语言上的表达,让学生自主感悟。例如,在教授《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时,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文章阅读,并促使学生在阅读完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这种教学的方式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学习空间,学生能够积极阅读。但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不会主动性地说出自己内心中的感受。应对这种现象,我便采取了激励性的教学策略,即凡是积极表达的学生,不论表达的对错,都将会获得一定的奖励。这样,在奖励的引导下,学生就能大胆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我则会肯定学生想法中比较好的地方,并针对其中错误的地方委婉性地提出建议。这样,学生能够优化自己的想法,在我的引导下,产生对本篇文章的独特且正确的感悟,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本篇文章的学习中,获得个性化的发展。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有必要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并采用一定的策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表达,使得学生对学习的文章产生独特的感悟,提升学生的文章学习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教师应当注重在教学中对文章情节发展脉络的把控,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语文阅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玉珍.试探小学语文的个性化阅读教学[J].启迪与智慧(中),2020(09):40.
[2]张红娟.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新课程(综合版),2019(12):179.
[3]苗彩霞.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