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学习小组组建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胡建梅
[导读]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在共同的教育背景下,教师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策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使不同阶段、不同水平、不同学习习惯的学生都能充分接受教育和培养,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个人潜力,实现有价值的教学,真正实现基层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分层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学习小组组建策略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胡建梅    云南省文山市第一初级中级  663000
【摘要】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在共同的教育背景下,教师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策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使不同阶段、不同水平、不同学习习惯的学生都能充分接受教育和培养,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个人潜力,实现有价值的教学,真正实现基层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分层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学习小组组建策略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分层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学习小组;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026-01

        引言
        现阶段的学生很少存在智力方面的差异性,但是不乏出现学习能力和成绩的差异性,学生在教学课堂的掌握情况不同也属于正常现象。初中数学是学生提升数学思维的另一个阶段或者阶梯,而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不可能做到全面地抓起,分层教学则更贴切学生的能力范围,在数学学习中创建分层小组,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各自的作用,更好地掌握实际的知识。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
        (一)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高,合作能力是一种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同时也是素质教育对学生培养的要求。合作学习不仅能让学生主动加入教学活动中,还能积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进而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与相互鼓励。例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以小组长为原点自行组成直角坐标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
        (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组,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让每个人都能真正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在此过程中享受思考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分层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学习小组组建策略
        (一)班级学生合理分组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导致课堂需要分层教学来减小和抵消因个体差异带来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的差异。教师必须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发展性,为分层教学打好心理基础和理论基础。


在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计算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还要考虑这些能力对于学习成绩的综合性影响,将学生按照个体水平分成几个层次。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各方面情况,从而进行合理分组。如果学生分组不恰当,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进度受到阻碍,还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磨他们学习的兴趣,甚至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伤害。在分组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表现和反馈高度重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确保正确分组,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的优点和先进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科学地处理设置问题,提升学生合作和思考能力
        数学学习重在逻辑性的思想教育和方法,往往教学课堂上的思考环节时间较短,且学生有些胆怯,不敢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思考;就部分教师来说,在数学课堂的思考提问环节,一是问题设置难度较大,学生难以得出看法和思路;二是回答问题大多会让程度较好的学生进行解答,看似做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教学目标的完成,实质上没能全面性地带动每一位学生,长此以往,会出现部分学生不愿意听课等叛逆现象;所以说教师在进行问题的设置上,一方面,要贴合全体学生的能力,以中等题目为主,让学生都有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后全面地听取多人的解答,这样不仅能提升每位学生的自信,同时也能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
        (三)合理安排合作学习时间
        合作时间的掌控需要教师具备充分的小组合作学习经验,恰到好处地安排小组合作实践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合作时间太长,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合作时间太短,又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在合作时间的掌握上,一定要保障学生有充分的讨论时间,促进学生提高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与组织作用,帮助学生解决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顺利实现小组讨论,强化学习知识的外延。
        (四)解析上的分工合作,让学生有机会
        展示自我在数学学习中每个人的思维都有所不同,对于不同的题目往往会有不同的见解和解题办法,这一点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之处;当然,小组之间的分层学习可需要这样的合作,可以是在讲解题目时进行组内的分工合作,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题目的讲解过程,也可以是组内探讨的不同解题思路进行合作,讲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转换,让学生对数学有更多的好感,而且在讲解题目或解析题目时往往会产生更多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容,将小组合作模式充分运用到教学活动中,让其发挥积极的教学功效,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为学生营造高效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思维模式与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房金余.分层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学习小组组建策略[J].名师在线,2020(03):55-56.
[2]黄业丽.分层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学习小组组建策略的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35):42-43.
[3]张台余.分层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学习小组组建策略的研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06):73+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