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路径探索 庞龙静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庞龙静
[导读] 深度学习相较于浅层学习而言,它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情境性和主动性,更加强调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更加看重反思性思维的构建,是一种指向更高阶思维的学习模式,也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的重要途径。

庞龙静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栖凤小学  444100
【摘要】深度学习相较于浅层学习而言,它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情境性和主动性,更加强调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更加看重反思性思维的构建,是一种指向更高阶思维的学习模式,也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路径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018-01

        引言
        从目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学生学习兴趣低下、部分教师专业能力不足以及缺少对学生的综合性培养等。教师需要进一步落实好深度学习的具体要求,结合问题成因,制订更为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让学生在深度学习中收获成长。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深度学习
        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也在与教育工作的融合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对此,便需要教师进一步提高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对教学的展开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同时,就深度学习的要求来看,也不仅仅是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多的还是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要通过数学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例如,在教学“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时,学生们的主要问题在于无法在脑海中形成立体思维。对此,教师便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视频实际演示一遍二维图形向三维图形转化的过程。以圆柱体为例,便可以简单看作矩形图形在弯曲连接后所围成的圆形空间。而圆柱体的体积也可以理解为在这一空间内存在着多少个和底面平行的圆形,并将其面积求和。待教师播放完视频后,也要将这样一种思维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尝试自行总结体积公式。那么届时问题的难点便转移到,到底存在多少个这样的圆形上了。不过很快便会有学生想明白,圆柱体的高便代表着有多少个圆形。因此,圆柱体的体积公式便可以得出为底面积乘以高。相比于过往教学中死记硬背的方式,这样一种公式记忆是学生在自行总结和剖析后得出来的,理解效果要更好,在今后运用的过程中也会更加的灵活。同时,在学习了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尝试自行总结其他图形的体积公式,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发挥出深度学习的作用。
        二、注重数学变式,协助学生把握数学的本质
        小学数学课堂的深度学习,更多强调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效,是为了让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内容,把握数学的本质。而借助数学变式,则有助于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利用不同的材料和案例来说明和阐述一些数学观点和本质。


鉴于此,为了让深度学习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当中,就应该善于发现和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数学变式问题,多从教学内容的关键点和中心点入手来展开课堂的教学工作,从而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全面地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例如,在《四则运算》一课的教学当中,一方面,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并着重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什么是加减法算式以及加法和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认识,利用课件给学生出示“138+130=?”“315+365=?”“198-120=?”等一些具体的四则运算习题,让学生尝试进行计算,并在计算的过程中着重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如此一来,既加深了学生对四则运算的认识和理解,又让学生在进行数学计算的过程中把握了四则运算的本质,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效。
        三、增加实践操作,促进深度学习
        陆游曾经说过:“稳坐高谈万里,不如趻踔一程。”由此可知,实践在小学生日常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师要想优化深度学习的效果,就需要引导学生去练习、去实践。在数学实际操作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从而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着更深刻的理解。比如:在教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333÷11、702÷27、648÷36等)”时,为了让学生能熟练掌握相关的除法运算法则,在讲完本节课的除法理论知识后,我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计算练习,我首先让学生两两一组,分别扮演“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然后“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由“老师”批阅评分,体验评价过程,重新温故已经做过的练习,进一步加深记忆除法原理;在完成练习之后,我又给学生分发了我事先准备好的数学练习题目,让学生在十分钟内完成并上交,我在短时间内,批阅完成并总结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易犯的错误,并再次在黑板上罗列出来予以讲解,帮助学生了解计算的过程以及在计算过程中的每一个计算环节,彻底掌握这一节重点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运算能力,而且在反复练习中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深度思考,提升学习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变得更加富有深度,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构建起一个较为完善且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鉴于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当中,既要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力求让学生从“深度”和“说理”两个方面去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内容,又要着重去分析和把握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学情,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需要来对已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做出调整。
参考文献
[1]谭晓航,任旭.小学数学基于深度学习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初探[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35(12):75-80.
[2]田欢.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6):164-165+168.
[3]王宗梅.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性探究[J].华夏教师,2018(32):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