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李从美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李从美
[导读] 理解数学语言中蕴含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学生若阅读能力不强,就会直接影响其学习能力,导致学习效率不高。所以,数学教学时需要重视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提升小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强化学生从数学语言中理解并获取各种数学信息的能力。

李从美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实验小学
【摘要】理解数学语言中蕴含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学生若阅读能力不强,就会直接影响其学习能力,导致学习效率不高。所以,数学教学时需要重视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提升小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强化学生从数学语言中理解并获取各种数学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教育;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040-01

        引言
        在小学数学阅读的应用实践中, 由于数学题的环环相扣特点,因不认真阅读审题而导致做错题等等此类现象颇多,数学阅读的失误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做题效率。 有效的数学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分析、比较、猜想、综合、概括,提高总体思维能力水平,因此,数学阅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采用数学阅读学习常态化、数学阅读多元化教学、结合生活展开数学阅读的方式,促进了学生在体验准确阅读的过程中,认识到了有效阅读的重要性,从而逐渐提高了数学应用意识。
        一、开设课程,重视数学阅读的趣味性
        从小学生兴趣出发,巧妙预设课堂,激活学生阅读兴趣,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因材施教理念认为,只有基于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兴趣爱好,实施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投入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潜力。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开设数学阅读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的阅读能力积沙成塔,在积累中汲取数学阅读的智慧、启动学生的数学阅读知识能力,让数学阅读成为常态课, 就可以在日积月累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符号背后的文化与智慧。 学生通过数学阅读课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会加深理解与应用,拓展的学习视野,使数学学习变得丰富而多彩。 学生在数学阅读的世界里,体会着数学与阅读融合的乐趣,不但获得了数学知识的滋养,而且在阅读中产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内化为良好的数学素养,都得益于数学阅读。以20人的春游活动为例,在春游期间教师进行活动通知时,每分钟可通知1人,如何设计出最快的执行方案。根据教师对学生所叙述的数学问题条件,学生通过数学阅读,可在观察题目的同时,总结出数学条件,并研究出得出答案的具体解题路径。
        二、指导技巧,解题实践中培养数学阅读能力
        数学教师应重视数学阅读这件教学内容,如今,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和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大多数题目中数学条件都隐藏较深,为了令小学生能够快速获取数学问题条件,并在问题的解题步骤里,能够掌握灵活的解题方法得出正解,并把解题的思路落实在纸面分析之中,教师需要重视知识与能力俱全的教学内容布置。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强调,质疑类的数学阅读教育引导,在数学阅读中质疑数学条件等问题,能够促使学生通过辩证思考的质疑过程解决数学难题,这样的数学阅读课堂更具品质,解决小学生固有思维限制的同时,还能提供给小学生另一种数学阅读的思考方式,使小学生可根据数学阅读问题的差异进行技巧的有效选择。


例如,由分数除法的运算进行问题质疑的课堂教育,能够帮助小学生在分数的除法运算中,发现分数除法中分数商不变的规律,正是因为数学解题实践后的思辨性结果获取,数学阅读这件费时费力的教育问题,才能够以内容丰富的教育形式得以高效传授。
        三、深化类比问题,增加课堂教学载体的能力培养意义
        数学教师在阅读能力培养之前,要考虑授课节奏的丰富性,还要考虑学生对数学教育方法的不同喜好,最终利用更加新颖的课堂教育模式做到数学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不让小学生感到数学学习的疲倦,并在多变的教学模式中不会产生无聊的心理状态。据此分析,类比能力的数学阅读技巧传输需要教师在教学模式以及课堂节奏之中花费较多的心思。正因为这样的教育现实问题,教师才更应利用知识迁移以及内容拓展的教学方式,展开类比阅读的教育,并在对待同类题目的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以便促使小学生对待不同的数学问题,可通过新旧概念的比较自主解题。例如,在遇到图形变化这类的数学问题时,教师首先可利用信息技术的内容展示机制,规划出不同特征的数学图形,并根据图形之间的特点,使用动态化的技术展示,帮助小学生认识不同数学图形的平移、对称等特点,可使小学生根据动态的概念展示内容,学会图形变化问题,也学会不同概念的数学知识特点。
        四、纠正阅读习惯,构建完善的数学阅读能力教育体系
        数学阅读的技巧传授,需要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一起对数学条件进行分析,整合所有学生的阅读问题,进而把小学生数学阅读时遇到的矛盾有效化解。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质疑性问题以及比较类问题,进行数学阅读的话题展开。当前小学阶段的教育话题,提出了素质能力的有效培养,为了降低数学阅读能力对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对于教师来说,打造数学阅读教育话题,并整合数学学习问题,是一个较为有效的能力培养模型。同时,技巧的有效传输只是能力提升的方法之一,教师还应辅以阅读习惯的教育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小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意见,以便促使小学生明白独立阅读习惯以及辅助阅读习惯对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帮助。为了促使小学生更好地接纳教师的教学意见,教师还需要对小学生在知识课堂中付出的学习努力表达出充分的肯定,数学阅读能力的教育培养并不容易,为了能够使小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严谨且准确的数学逻辑,教师应在心理与学习状态方面维持小学生的主动性,最终实现数学阅读习惯的纠正。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质疑类的数学阅读教育引导,在数学阅读中质疑数学条件等问题,以便学生通过辩证思考的质疑过程解决数学难题,这样的数学阅读课堂更具品质,解决小学生固有思维限制的同时,还能提供给小学生另一种数学阅读的思考方式,使小学生可根据数学阅读问题的差异进行技巧的有效选择。同时,数学教师在阅读能力培养之前,要考虑授课节奏的丰富性,最终利用更加新颖的课堂教育模式做到数学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不让小学生感到数学学习的疲倦,并在多变的教学模式中不会产生无聊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赵怡.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8.
[2]林淑珍. 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2020(84):67-68.
[3]李瑾. 培养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4]方雅静.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
[5]高洁. 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A]. .《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C].:,20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