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 湖南省东安县启德学校 425900
【摘要】随着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社会公众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关注与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也对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与健康知识、运动技巧,更要使学生树立起终身运动的意识。田径教学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小学体育与健康结课程教学中的田径教学逐渐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此时趣味田径应运而生。鉴于此,本文先是探究了小学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的应用现状,最后详细研究了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运用,仅供相关人员进行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趣味田径;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029-01
1小学体育与健康课中趣味田径教学的现状
1.1教师对趣味田径教学的认识存在偏颇
相较于传统的田径教学,趣味田径教学符合小学生好奇心重、好动性较强等特点,有效激发小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有效达到体育教学目的的同时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未真正认识到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应用趣味田径必要性及重要性的认识,仅仅将体育作为放松心情、自由活动的课程,只是单纯地在田径教学中引入一些趣味游戏,虽然能舒缓学生的心情但学生的运动量较少,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与终身运动意识,严重违背了趣味田径教学的开展初衷。
1.2学生积极性不高、课程参与度低
田径与其他的体育项目来讲,更具竞技性,在训练中需要学生长时间连续展开锻炼,需要耗费极大的体力,消磨学生的耐力。而小学生通常无法接受这样的训练模式,从而产生厌烦心理[1],导致学生参与体育与健康课的积极性下降,从而严重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进程。
1.3教师教学能力差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长时间集中,尤其是体育课堂中教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更是困难重重,教师要利用有效的手段去向学生讲解教学内容。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学耐心,教学形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性格特点。这样一些学生很容易在课堂上分神难以融入教学活动中,虽然课程内容设计也具有趣味性,但由于课程节奏没有很好地协调,还是让教学显得比较枯燥,学生缺乏相应的学习兴趣。
2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
2.1趣味田径在体育课准备中的实施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准备活动中,教师采用趣味田径进行教学,要充分将其模式、内容以及趣味优势发挥出来。在准备活动当中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充分活动学生的每一个关节,为学生后续参与课堂运动做好准备工作[2]。教师采用趣味田径进行准备活动中,一定要重视其趣味程度,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设计准备活动。此外,教师需要重视的是,在趣味田径中学生活动不要过于剧烈,所耗费的时间不要太久,防止给正常课堂教学带来影响。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足球的内容时,能够利用趣味田径展开准备活动,展开“老鹰抓小鸡”的趣味田径游戏。在游戏当中教师把全体学生分为两队,分别选择一名学生当作“老鹰”,一名学生当作“鸡妈妈”,其余学生都是“小鸡”,将躲避的场地确定好,被抓、出场地以及松开前面学生衣服的学生都会被淘汰出局。整个活动中,教师与学生轮流互换当作“老鹰”,活跃课堂氛围,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趣味田径游戏时间要控制在五分钟里,防止学生过于兴奋,消耗大量的体力。这样一来通过趣味田径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在五分钟里充分锻炼关节,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2.2趣味田径在体育课教学中的实施
传统的体育课教学中的内容大部分是以跑步、跳远、篮球等运动为主。可是部分小学不重视体育课,每一项运动都是让学生简单了解就结束了。篮球运动部分学生连最基础的规则都没有弄懂,只是让学生拍拍、踢踢就结束。这样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有些运动水平不高的学生,无法良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也不能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教师要利用趣味田径的方法,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核心,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保证全体学生都能顺利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运动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3]。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跳远这部分内容时,结合学生兴趣爱好与教学目标,引入趣味田径的方法,科学合理带着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教师试着将“木头人”的游戏引入课堂中来。教师背对学生喊出“123,木头人”,自己对指令下达的速度进行控制,学生通过跳远的形式向前跳,当教师指令结束后,学生要立即停止动作。因为跳远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收腿动作幅度大,大部分学生在活动当中被淘汰出去,首先达到终点的学生获得最终的胜利。这样一来,通过趣味田径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为了能够快速到达终点,会试着跳远,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增强跳远能力。
2.3趣味田径在体育课结束中的实施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结束时,学生需要放松肌肉,恢复心率,减少对学习其他科目的影响。所以,在结束时可以采用趣味田径的方法减轻身体、心理的紧张状态。在课堂教学结束时组织学生展开原地慢跳的趣味田径练习,转移学生运动神经兴奋度,放松学生的肌肉组织,帮助学生更快地恢复到良好的心理状态。另外,教师还能够利用趣味田径的方法,保证评价变得科学合理,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利用田径运动,合理划分组成部分以及基础能力考核部分。然后划分学生,根据学生能力设计出不一样的考核标准。比如,考核篮球运动时,运动能力不佳的学生,考核标准是学生能够连续运球三十次,顺利完成传接球动作;对于运动能力普通的学生,考核标准是带球上篮即可;对运动能力较高的学生,需要让学生参与到比赛当中,对学生提供综合评价。
结语
总而言之,趣味田径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体育运动模式,将其引入到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能有效提升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与生动性,切实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为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成效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各项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趣味田径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提升对趣味田径应用必要性及重要性的认识,在全面、系统了解和掌握本班学生兴趣爱好、身体状况等因素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趣味田径教学法,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良华.基于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研究[J].天津教育,2020(26):10-11.
[2]季征.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66):113-114.
[3]陈国红.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6(8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