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优化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陈霜霜
[导读] 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改革的背景下,教育教学中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都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全新的教育理念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在学生发展、学习的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个人综合素质。

陈霜霜    浙师大附属义乌小学
【摘要】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改革的背景下,教育教学中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都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全新的教育理念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在学生发展、学习的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个人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002-01

        前言:小学时期的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基础。如果这个基础出现问题,那么整个教育体系都会受到影响。同时,小学是培养学生正确道德思想以及言行举止的关键时期,也是提高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文化涵养的主要平台。因此,要对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进行有效优化,促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发展和成长。
        一、开展多元化教学,提升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
        要想有效地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可以通过开展多元化教学进行有效实现。多元化教学主要是指小学班主任根据当前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推荐一些社会中的热点新闻以及话题,对学生进行翻转新课堂教育,以此强化学生的实践性。班主任可以正确的指导学生,让学生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收集一些与感动中国人物相关的实际内容,并且结合自己身边的人物或者事迹进行相关探索,然后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有效整理,之后在班级中进行演讲。当演讲结束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讲一讲自己通过这些事迹学习到了什么,以及自己该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通过实践德育教育,做一个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例如: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在扮演过程中能够深刻体会到主人公内心的真实想法,并且将德育教育与我国的思想传统品德故事进行有效结合,深入挖掘德育教育素材,如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形式,表演传统故事“孔融让梨”,以此来教授学生要尊老爱幼,并且要礼貌待人,做一个有爱心、懂礼貌的孩子。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二、开展合理化教学,提升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
        合理化教学方式指的是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要适当地将德育教育内容与当地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结合,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以此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我国传统文化,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使学生的积极性得以调动,从而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小学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创设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如“剪纸文化”。小学时期的学生天性贪玩、好动,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增强课堂趣味性,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德育知识。



        例如:小学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剪纸文化”的主题式实践活动,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传统素材,让学生通过观看剪纸视频学习剪纸技巧,然后剪一些自己喜欢的图片。当活动结束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讲述一些理论知识,告诉学生剪纸文化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且历史悠长。剪纸在古代民间运用非常广泛,如过年的时候,剪窗花。通过这样的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此来实现德育工作的主要教育目标。
        三、开展实践性教学,提升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
        实践性活动教学是促使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德育教育,不仅仅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语言上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德育理论,并且将德育理论转为实践活动,实践到实际行动中。对此,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兴趣。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性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并且在活动中逐渐的改变自己、提升自己。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与德育有关的主题班会活动,如“我想感谢的人”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可以与父母之间,可以是与朋友之间的,也可以是与教师之间的,以此来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恩之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关心朋友的情感。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进行有效的换位思考,站在其他的角度去体会和感受。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带学生走出班级、学校,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者参观烈士陵园,对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教育,使学生能够在感悟历史的过程中,深刻的了解我国发展的主要过程,体会到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培养学生珍惜眼前生活、奋发图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开展信息化教学,提升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
        随着我们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实施,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可以充分地借助信息技术,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合力建设班级特色文化。通过环境的作用,帮助学生提升综合文化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利用网络平台,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在网络上为学生建设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沟通机会。在这个平台中,学生可以将自己收集到的一些优秀文章或者视频内容进行上传,与班级中的学生和教师分享。同时,学生也可以在观看或者上传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针对学生所上传的内容可以进行筛选,以保证学生上传的内容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实现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结语: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我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从长久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发展道路仍旧十分光明。由此,要从学生小的时候开展,无论是学校或者家庭,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举止,积极额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从最大的程度上提升德育教育水平,使学生的思想道德以及文化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升,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婉贞.走进生活,家校共育——试谈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问题[J].小学时代,2019(13):79-80.
[2]隆秀琼.优化班级管理  实施道德教育——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2):54.
[3]陈丽凤.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9(0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