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翠萍
平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邮编253100
摘要: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需求愈来愈强,职业教育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具职业能力的人才,符合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在职业中专的教育中语文教学是一门技术课,是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去学习专业的知识,同时也会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中专语文;创新教学;职业素养
随着教育体系的完善职业中专教育在我国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职业中专教育要满足时代的需求,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坚持国家教育方针,贯彻执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优化教学。语文教学作为中专教育至关重要的学科更要重视落实,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要坚持职业素养取向,以期为社会培养更多综合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
1 创新中专语文教学促进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重要性
在国家“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下,我国中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已经转变为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为目标,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本质上就是为了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市场满足社会的职业需求,进而提升就业能力。语文教学的人才培养的基础工具,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基本方式,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强化职业素养教学目标,更有助于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提出了职业素养的要求。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注定了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会越来越高。用人单位要具备专业能力的人才,同时还要求人才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只有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灵活掌握工作技巧,才能更好的做到随机应变。中职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培养职业素养是参与工作竞争的“护身符”。就业环境恶劣,就业难的问题持续恶化,归根结底还是职业素养缺失所致。在中专语文教学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学生培养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关键,有助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从而学生可以更好的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职业素养是获取工作成就的必要因素。专业能力、技术水平是参加工作的敲门砖,而职业素养才是更好工作的护身符,拥有高水平的职业素养有助于更好的发挥专业优势。所以,创新中专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是为了培养更优质的综合性人才,为国家提供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
2 创新中专语文教学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
2.1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突出职业教学方向
中专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职业技能的人才,随着社会的进步职业化需求愈来愈强,这也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思想上进一步强化职业素养教学需求,确立以职业能力培养教学目标,这就要求中专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式在知识和技能学习中渗透职业素养的思想,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职业素养技能。
语文教师要针对习惯的创新教学方式,实施创新教学计划,准备教学素材,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描述和表达的训练,既可以学习文化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职业素养的表达能力;加强阅读和朗读等口语表达训练,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沟通和交往能力,使学生掌握语言表达技巧更好的参与工作;加强情感教育,通过欣赏诗歌、名家名作来陶冶学生情操,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语文学习中带来心灵上感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其综合职业技能的提升。
2.2以能力为中心,确定教学内容
在教育导向的理念下发展中专教育,本质上就是为了更好的就业。中专教育是职业教育,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所以中专教学的中心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与此同时在进行语文教学内容的创新和选择。职业能力就是综合性的技能操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等。而这些都需要通过语文教学来更好的实现,所以针对综合性职业能力的提升要创新语文教学内容,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方向来选择语文教学内容,只有两者达到真正的相互融合才能更好的发挥教育作用。传统的中专教学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已无法满足教学目标,所以创新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衡定教学内容确立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内容,针对性的进行能力培养。
2.3强化语文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文一般被定性为语言类课程所以教学具有较强的说教性,而在中专职业教学中更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所以要加强语文教学实践以提高语文综合教学水平。中专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通过语文学习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交往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因此,语文教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通过语文学习有助于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中专语文教学在确立职业能力教学目标后,创新科学的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通过有规律的语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语文知识和文化内涵,同时在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的思想和理念,学生在语文思维的影响下理解并掌握职业素养的重要性。通过阅读、写作、欣赏语文作品培养学生审美,同时培养学生能够科学的明理辨是非。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会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让学生体会到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培养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帮助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做出正确的判断,规范自身行为。例如,中专语文教学中老师教师经常举办辩论赛、小组讨论、演讲比赛、角色扮演等活动,通过讨论、辩论等来提高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反应能力,让学生能够做到快速的转换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具有良好的沟通技能;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或分组学习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为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学是文化传承的基础途径,是进行人际交往和互动的基本工具,为了让学生给更好的适应职业生活,教师要通过适当的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灵活的思维方式、随机应变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关键。我国的职业教育地位逐渐突显,中专职业院校要持续创新以满足社会职业化的发展需要。要重视语文教学,通过创新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出综合素质过硬的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魏乙卯.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7):70-71.
[2]柳娜娜.浅议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提升职业中专学生的职业素养[J].当代教研论丛,2020(04):132.
[3]杨雪.盘活中专语文教学,提升学生职业素养[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9(12):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