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琳琳
大庆市直属机关第一小学校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摘要:随着当前时代的高速发展,小学教育的重要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要提升小学教育质量,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探究新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下,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进行以下阐述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教学应用
一、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作用
在当前的课程改革环境下,首先,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型教学方式。更好的迎合了课程改革要求符合时代发展。其次,合作学习能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通过学生的合作探讨,提高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并且合作学习还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再次,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进行探讨和研究,汲取其他学生的优点,弥补自身所存在的不足。最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实践过程中,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运用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除此之外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进行,与学生的发展特点相适应。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可以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二、小学语文合作教学现状探讨
(一)合作学习趋于形式
对于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合作学习就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因此,为了能够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任意设置一些教学讨论环节,虽然这样的教学表面上,看似学生都非常热情的参与学习和探讨,也实现了教学的互动性,其实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许多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许多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出现跑题等现象。这样的合作学习太过于形式化,难以收到相应的效果。而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其基础就是教师要把握教学节奏,对整体教学质量有基础认知,而许多之后教师并没有把握这一关键点,所设置的教学任务或难度较大或过于简单,最终合作学习状况并不理想。
(二)学生在课堂中稍显被动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实施合作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小组学习活动,当中可以积极地动脑思考交流,探讨自主的对知识点进行探究。但很多时候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是被动的,学生无法按照自己的思路,对知识进行探究学生也无法畅所欲言,展示自己的思路。因此,小学语文课堂很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运用
(一)优化学习分组
通常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之前需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基本状况,从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心理状态、家庭因素、个人兴趣等出发,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为分组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在分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坚持意志同构优势互补的原则。通过合理的分组模式,充分发挥分组学习的优势作用,学优生起到带头作用,调动学差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语文学习,进而掌握高效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合作学习策略,也有利于学生均衡发展。
在每个学习小组当中,都存在较为活泼和内向的学生,这二者之间可以优势互补,双方之间共同合作共同促进。并且教师也需要对分组的实现进行控制,每个合作小组合作时间不能超过四个周,每四个周重新分组,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新鲜感,还能够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二)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合作学习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并不是让学生完全的自主学习。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进行恰当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更加积极自主地进行问题,探讨掌握学习的重难点,提高整体教学效率。例如,学生在学习《画杨桃》时,学生会对一些生字词产生疑问,教师就可以通过绘画的形式,让学生有直观的学习体验,以加深学生对文章中词汇的理解。教学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升教学质量,还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三)合理分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在小学语文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给每个学习小组分配学习任务。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职责,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全面发展,教师在问题设置的过程中,还需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分层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热情,更好的思考和解答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题西林壁》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置有层次性的问题,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就是可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进而理解文章内容。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背诵文章之后,可以将自己的理解表述出来。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的增加教学难度,让学生默写或进行古诗改编,以此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增强交流与互动
在小学语文合作学习过程中,需要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为了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小学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创新和优化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加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活动,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例如,学生在学习《鸟的天堂》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挥自己的丰富想象力,从而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景色照片,让学生在看到这些内容之后大胆想象,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美好意境,增加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之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悟进行小组探讨,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并且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设置朗读比赛,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热情,以达到交流互动的效果。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教学的时效性,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需要以教学时效性为准。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给学生更充裕的阅读和思考空间。让学生可以更加积极自主地进行思考,从而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勿盲目追求教学进度,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这样会得不偿失,阻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结语: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利用合作学习策略,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潜能。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小组探讨积极思考,让学生更好的消化所学知识内容,发挥合作学习的真正目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胡小玲. 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试题与研究, 2018(21).
[2]欧秋英. 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中外交流, 2018, 000(009):168-169.
[3]万洋洋. 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界:基础教育, 2018, 000(008):P.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