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南诚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龙港镇列宁小学(邮编:4352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和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环节。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以及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低下且阅读的自主性较为匮乏,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对此,语文教师应当秉持生本理念,将学生的实际以及发展需求作为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正视阅读教学的既有问题,并不断延伸和探索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在提高阅读教学效果的同时,促使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均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应对策略;
引言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个人修养提高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一直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僵硬死板,学生的阅读学习浮于表面,阅读学习能力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能够不断加深对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究十分重要。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学生兴趣不足。兴趣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和不竭动力。学生只有在兴趣的推动下,才会更加专注和积极地进行学习,学习效果才会事半功倍。然而,当前部分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有着较强的应试教育特征,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和机械地接受理论知识的灌输,极大地消减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影响其阅读学习效果的提升。第二,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效率低下。当前,部分教师重视授课进度,常常依照大纲要求来进行授课,教学形式多以“填鸭式”或“说教式”为主,形式老套且陈旧,师与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性。这些都严重阻碍了阅读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改进对策
(一)以情感为切入点,激发阅读兴趣
人是有情感的动物,阅读是一种有情感的活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人的情感特点出发,用情感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般来说,让学生喜欢教师,对教师产生尊敬、爱戴的情感,有助于学生配合教师的教学计划和安排,愿意与教师在课堂内外合作,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阅读习惯的养成。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课堂的教学用语。课堂的教学用语不仅要讲究规范、科学、形象、生动,还要体现尊重、信任、温暖和鼓励。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说了一部分就说不下去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说:“老师知道你已经学会了,刚才说得不错,别紧张,再想一想。”小学生在听到教师的鼓励之后信心大增,这能促使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学习中。因此,教师要真正关心学生,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给学生更多的激励,这样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其苦口婆心、费时费力地向学生灌输阅读知识,不如从能力的角度的入手,传授给学生良好的阅读学习方法,这是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如朗读和默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两种读书方法,但这两种阅读形式的训练方法存在差异,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时,要将“准确率”作为训练的关键。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大声朗读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及时纠正发音方面的错误。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带着情感朗读,教会学生划分重音音节的方式,并可以在齐读、泛读、领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训练形式下,帮助学生掌握朗读要领,增强学生对文章的认识理解。默读是学生自主阅读的一种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发散思维,在默读中体会文章的含义。默读的方法有泛读、精读、速读、浏览等,教师要教会学生结合不同的文章体裁,选择不同的默读方法,如叙事文可以泛读,议论文必须要精读。
在学习默读的过程中,还要指导学生聚精会神,不断提升阅读速度。
(三)重视读写结合,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
阅读与写作教学之间紧密联系,二者相辅相成。阅读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于语言的感悟和利用,丰富他们的文学储备。它对写作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写作教学则能够彰显并内化学生的阅读技巧,让他们能够在写作实践中,深化自身的阅读认知,推动其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时,也要对教学内容加以延伸,以读写结合的方式,进而促使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得到提升。例如,在讲授“祖父的园子”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并摘抄一些优美的字词句,或者引导他们对文本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然后让他们书写自身的所感、所想和所思。这样便能升华他们的阅读情感,促使他们阅读思维得到充分发展,推动他们阅读和书写能力的共同提升。
(四)整合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
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虽然课内阅读在学生小学阶段的阅读过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是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不能仅仅依赖于课内阅读,课内时间是有限的,课内容文章讲解也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利用所有的课堂时间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因此,整合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激起学生的课外阅读热情,让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我发现很多学生对于课外阅读兴趣低下与其自身的学习态度有关,部分学生很难认识到阅读对于自身学习的帮助。教师可以先选择一部分具有较强趣味性的内容,让学生进行阅读。当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时,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就会变被动为主动。除此之外,为了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了解不同类型的课外文章在写作方面的技巧,教师也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阅读分享活动与交流活动。其中,对于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整合来说,如果在教学某一篇课内文章完毕之后,还有课堂的琐碎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阐述自己是否在课外阅读过程中遇到与此类似或与该文章有一定联系的文本,如果有,则进行相对应的介绍。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活动会对他们的课外阅读起到一定的激励性作用。
(五)借助多种教学手段,促进深度阅读
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逐渐培养起来的,教师要认识到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操控能力还比较弱,而且他们的识字量也有限。因此,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必然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阅读内容对小学生来说过于抽象,教师要采用一些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引导学生从表层的阅读向深层次阅读转变。例如,多媒体教学方式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使用起来也非常简单,图片、视频等都能选用,在这样的教学手段之下,学生能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记忆,也能更好地将知识运用起来。教师也可以在班级组织读书会等活动,通过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中的体会和感受,共享阅读成果。因此,灵活多样及互动创新的教学方式,都能有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结束语
总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应当正视阅读教学的既有问题,秉持生本理念,借助新课改之风,不断扩展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创设趣味性与实效性兼备的课堂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语文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吴丹.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2020(36):40.
[2]高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1(03):79-80.
[3]周洁.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应对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87.
[4]黄如雄.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现状与教学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0(17):46-47.
[5]蓝雪华.浅论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策略[J].考试周刊,2019(6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