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语用型课堂的教学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2期   作者:马春花
[导读] 语文,是小学阶段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阶段的必修科目,语文的学习,也为其他科目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马春花
        宁夏吴忠市同心县第一小学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阶段的必修科目,语文的学习,也为其他科目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语用型语文课堂,要求教师能够改变以往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在一味的对小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灌输,要在课堂之中注重对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多给小学生表达自我的机会,提高小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1]。本文将重点针对小学语文语用型课堂的教学策略展开论述,希望能给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用型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引言: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从“语用”的角度出发,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之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以往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活动中占据主体地位,小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接收地位,这样的课堂模式下,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很难有所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越来越差,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构建高效的语用型课堂,相信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共同面对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与时俱进,革新教学观念和方式,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策略,构建高效的语用型语文课堂。
        1、构建小学语文语用型课堂的重要性
        语文本就是语言类的学科,但是一直以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知识的讲授,却忽视了学生对于语言以及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知识,但是却不会应用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小学语文的语用型课堂势在必行。语用型课堂的构建,能够给小学生创设具体的情境,给小学生提供更多语言表达的机会,为小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开拓小学生的思维,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促进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能够不断提高。
        2、小学语文语用型课堂的教学策略
        2.1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融合,提高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语用型课堂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阅读能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通过写作能够锻炼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小学生将心中所想所感积极的表达出来。但是现阶段,大部分的小学生写作能力有限,在写作的过程中,语言苍白,逻辑混乱,情感表达也不到位,语言运用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不断的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2]。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青蛙卖泥塘》的阅读教学活动中,针对文章内容,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分角色扮演,加深小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为了更好的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让小学展开随堂写作小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青蛙卖泥塘”故事,并引导小学生们在写作完成之后,积极的与同学们分享习作内容,教师要积极的肯定小学生的习作内容,同时针对不完善的地方,教师也要耐心的指导小学生,帮助小学生意识到写作中的不足,从而,促进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有所提高。


        2.2从生活入手,培养小学生的语用能力
        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要求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构建语用型课堂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角度上出发,将教学与生活相联,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教师可以从生活入手,选择小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选择适合的切入点,开展小学生的语用训练,培养小学生的语用能力,促进小学生的语用能力能够有所提高[3]。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金色的草地》的教学活动中,文中通过讲述作者以及弟弟在草地中玩耍,作者无意中发现蒲公英花瓣的开合能够改变草地的颜色,表达了作者对于草地和蒲公英的热爱之情。生活之中,我们也常常会见到草地,常常见到很多植物,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回忆生活中我们见过的草地,以及生活之中有哪些你印象深刻的植物,鼓励和引导小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与小学生们分享,可以是口头分享的形式,也可以写下来,念给小学生听。通过联系生活,回忆生活中熟悉的情境,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兴趣,也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2.3品味文章语言,分析文章写作方法
        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需要小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积累,掌握文字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方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小学生品味文章语言,分析文章写作方法的能力,让小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分析文章内容,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了解和掌握不同的写作手法,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分析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从而,让小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提高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父爱之舟》的教学活动中,文中的语言质朴,但是感情真挚动人,平平的语言里面,却表达出了“父亲”对于作者深深的爱,展现出父爱的无私和伟大。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们分析文章中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方式,作者以“舟”为线索,通过倒序的手法,讲述了作者和父亲之间的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小学们说说自己眼中的父亲是怎样的,和父亲之间有没有哪件事情是特别深刻难忘的?引导学生学习文中的写作手法,开展仿写活动,用倒序的方式和质朴的语言,写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从而,培养和锻炼小学生的语用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的运用是一门学问,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需要一定的语言和文字知识的积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语用型课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紧跟时代的潮流,及时革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能够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进行有效融合,能够站在小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从生活入手,将教学与生活相联系,引导小学生品味文章语言,分析文章写作方法,从而,不断的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莹 ,王慧琪 . 语用 :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建构的主体 [J]. 语文建设,2018, (24):154-155.
        [2] 张澜 . 小学语文语用型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 [J]. 新课程学习:上,2019,(01):99-100.
        [3]史超华 .关于小学语文“ 语用型课堂 ” 教学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 (小学),2017,(06):178-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