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练笔评价有效性运用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2期   作者: 陆晨
[导读] 初中语文课堂练笔因其篇幅小、形式活、出手快、效果好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教师青睐。
        陆晨
        上海市育鹰学校
        【摘要】初中语文课堂练笔因其篇幅小、形式活、出手快、效果好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教师青睐。纵观很多课堂,我们发现教师对于练笔内容方法的选择都会作细致的推敲,相比之下对于评价,却往往流于形式,使课堂练笔达不到理想效果。对课堂练笔评价有效性运用的研究,能最大化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评价,提高学生习作的水平,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练笔  评价有效性

一.主题与背景:
        评价教育是选择学生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多角度的评价,由师生共同讨论决定,对这些事例,问题,结果,答案做出或优或劣的评价,最后确定最佳选择的一种教学方法。有效的评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有益的学习方法。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 提出“习作教学要与阅读密切配合”的要求,教师越来越重视阅读和写作的结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小练笔越来越受到青睐。课堂练笔的评价是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真正有效的评价能及时分析学生练笔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二.设计与实践
发现问题:课堂练笔评价过于浅层,“浮”于表面。教师评价随意且形式单一,小练笔常常成了课堂华丽的“点缀”,“蜻蜓点水”草草过场。
        在初中课堂如何加强课堂练笔评价的有效性,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有收获,以语文课堂《你一定会听见的》练笔评价为例进行思考和总结。
         (1)课前设计
        《你一定会听见的》是一篇语言优美的小品文。作者通过描写生活中细微的声音,告诉人们:只要用心听,并且在成长过程中学会选择、学会思考、学会感受,就一定能听见这个奇妙无穷的有声世界。
        本文的教学重点落实到引导学生品味文章活泼优美的语言,分析作者是如何将这些细微的声音写得具体生动的,归纳出方法:如何才能把声音写得生动呢?
        (1)抓住声音的特征,运用拟声词
        (2)巧妙利用各种修辞:比喻、拟人、设问、排比……生动形象。
        (3)发挥想像,创设美好的意境……
        在课堂的最后部分,设计小练笔《你听过__________的声音吗?》,旨在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学会如何声音写得具体生动,学会将写作技巧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针对课堂练笔评价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问题,尝试在课堂上做出以下改变:
1.教师规范评价语言,努力将评价落到实处
2. 关注过程性评价:
1)学生练笔时,教师通过巡视,及时发现闪光点或存在的问题。
2)尝试点评后的再修改交流
3. 加强小组合作交流,生生互动
4. 采用PAD“数字教材”软件,让评价方式更便捷,直观。
(2)课堂实录:
【环节1】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观察
         师:老师刚才在巡视的过程中和部分同学交流了下他们的作品也发现了几篇挺不错的练笔,我已经通过“云”传给大家了,请同学们打开看看,然后小组讨论,你最喜欢哪篇小练笔,文章的优点在哪里?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教室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同学们七嘴八舌,纷纷点评起来,
         我悄悄观察了了下每次一提到写作文就“头大”的小陈,前面在巡视的过程中,我特别关注了下他,三分钟过去了,他的页面上只有“你听见过下雨的声音吗?”这几个字。我和他讨论可以尝试从雨落在不同的地方,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个角度来写,他好像找到点灵感,低头开始写了起来……现在的小组讨论,让他一下子轻松了很多,他很自然地融入其中,认真听着同组的伙伴评价作品,听到认同的地方,忍不住点头,随口还跟着附和补充。


【环节2】练笔交流点评,“立体互动”式评价
生1(作品交流):“嘀嗒,嘀嗒,嘀嘀嗒嗒”雨娃娃从天上顽皮地跳了下来。瞧,空中旋转180度,“啪”落到了青石板上,又用了分身术,变成了五六个小雨娃娃,就像绽开了一朵雨花。小雨娃娃又朝着四周飞去,嘿,完美落地!
生(评):想象力好丰富啊!还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雨娃娃跳水,完美落地。佩服佩服,我是写不出来。(全班笑)。
生(评):拟声词也用得很恰当,语言也很活泼,富有童趣。
师(评):为你点赞(全班鼓掌)想象力丰富,观察特别仔细。尤其是雨落在青石板上溅开的水花这个细节,很有画面感,我仿佛都听到这个“啪”的声音。不过你文中的拟声词“嘀嗒”写错了。应该是“滴答”(板书),一般水的声音是“滴答”;清脆的与水无关的声音是“嘀嗒”,比如钟表摆动的声音。
【环节3】点评后再修改交流
师:我们欣赏点评了这几位同学的练笔,老师想再给大家几分钟时间,我们再来改一下自己的练笔……
师:还有谁愿意把自己的文章和大家分享一下呢?没有写完也没关系说一两句你写得最得意的部分”
师:小陈,你来试试?
生:(小陈):啊?我?(小陈的表情有些意外,略显尴尬。)
生(小陈作品交流):你听见过下雨的声音吗?打在大树上,“嗒嗒嗒”;落在小河里,“啪啪啪”;掉到铁皮房上“哗哗哗”,奏成了一曲千变万化的交响乐。老师我就写了那么多。(小陈读完后,有些忐忑地看着我。)
师:嗯,写得很好啊,虽然字数有点少,但写得很完整。拟声词用得准确,交响乐这个比喻也很恰当。(我对他投以赞许的目光,以示我对他的肯定并带领全班一起为他鼓掌。掌声中,小陈得意地走回座位,脸上笑开了花。)
(3)课后反思:课堂练笔评价真正有效了!
          本次课堂参与学生共计25人,参与分享练笔12人,点评8人,参与率占全班人数的80%。班中大部分的同学,主动参与交流了练笔,分享的愿望明显高涨了很多。其间可爱俏皮的语言,精彩的创意让我惊喜万分。新方式的选择和尝试,让学生 “动心”——让学生乐学;促进学生“动脑”——让学生多思;鼓励学生“动口”——让学生多说,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
三.课堂练笔评价有效性总结:
(1)多用激励评价,及时反馈,有效评价
                叶圣陶先生说:“批改不宜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此意好。”教师要善于用一双慧眼发现学生练笔中的闪光点,及时评价是对学生课堂练笔迅速做出的一种评价,它能有效解决 “练笔”中存在的问题:如有语病、用词不当、思维定势、想象不合理等进行正确地引导。
(2)引导“立体互动”式评价
        同龄人最懂彼此的想法,也是最容易沟通的群体,评价的形式不能局限于教师的评价,还要引导生生之间的立体互动评价。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生生关系,创设民主、愉快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评价的方法和表达方式。比如,评价的关注点要围绕练笔的要求来进行—— 训练什么,评价什么,这样才有针对性。
(3)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教师对练笔的评价既要注重文章成文以后的总体评价,又不能忽视过程性评价。练笔中,教师通过巡视,发现闪现的亮点或者存在的问题;反馈时,再次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提供修改的方法。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课堂的小练笔亦是如此。评价后的再修改再交流,重视整体的再次提升。
(4)关注差异,评中 “有人”
        学生之间在语文学习水平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重点关注、帮助练笔中遇到障碍的学生,点评时要关注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有的学生平时基础较差,那么即使他只用了一个好的词语也值得表扬。
(5)科学合理使用数字化教学手段
        信息科技和课程的整合为课堂练笔评价的有效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课堂上利用PAD,运用软件,呈现、笔记等辅助阅读功能使评价内容可视化,更易操作。创设更宽松、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
【结束语】
        本次以初中语文课堂练笔评价有效性运用为切入点,是语文学科在练笔评价的过程中的一点小感悟,小尝试。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期待让更多的学生通过有效的课堂评价在学习中有收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