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文教学方法,提升语文课堂效率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2期   作者:黄家琪
[导读]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提高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效果是老师必须要面对的难题,老师必须要主动改革,降低传统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带来的不良影响,寻求创新性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性发展的能力。
        黄家琪
        广东省信宜市金垌镇光荣小学,525352
        摘要: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提高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效果是老师必须要面对的难题,老师必须要主动改革,降低传统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带来的不良影响,寻求创新性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性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
        在小学阶段的课程改革中,语文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而语文教学中作文指导又是其中的难点,因此对于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改革尤为重要。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要求极高,还要学生自己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散性、创新性思维,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一、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大部分地区的小学没有专门的作文指导老师,作文教学和语文作为一体的课程,在完成本来语文教育的工作量后,就留给写作的指导方面的时间精力就很少,所以大部分教师即使对作文指导方面的知识有所欠缺,还是没有立即补足知识盲区,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这从根本上导致学生对于写作一知半解,学生的写作能力完全取决于老师的教学内容,盲目的模仿写作而忽视了原创性,教师对于写作不重视的态度导致学生也丧失学习作文的积极性。但是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影响孩子未来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养成,基础不牢会导致学生以后对于写作的兴趣缺失,不能综合性发展。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创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将作文教学作为日常的教学任务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突破点。
        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文创新教学的探究
        (一)重视写作兴趣的激发
        1.通过引导学生写熟悉的生活,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作文教学,应该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观察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再让学生简单的描写事物、叙述故事能够让学生早锻炼表达能力。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写作的锻炼可以先学习实物的表达,要求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描写学生耳熟能详的事物,这样可以贴近学生的生活,触发学生的动情点,学生才会有表达的欲望。
        2.通过多种形式的写作实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锻炼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时,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多种形式写作,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日记、周记,老师进行批阅,优秀的文章进行表扬。也可以鼓励学生去杂志社投稿、收集美文美句,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开展示自己的写作作品。多种形式的写作实践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自己的写作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和写作自信。
        3.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通过情景式教学,帮助学生找到学习作文写作的兴趣。

在写作指导时,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例如①可以通过讲描绘故事创设情境,通过绘声绘色的故事将同学们引入到一定的故事情境中,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创作出有新颖的想象力的文章;②可以通过相关的图片来创造情境,使用照片或图片、漫画等把学生引入到设定的情境中,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帮助学生创作;③通过视频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们观看一段视频,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④通过小组合作表演作品来创设情境,如可以设定一个经典的主题,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我发挥,有趣的表演首先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表演后的让学生总结体验感,描写这段有趣的经历
        (二)教学模式的改变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摒弃填鸭式教学,让学生拥有话语权,回归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中充分拉近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氛围,发挥学生自己的创造力。传统教学模式老师的占据话语权会固定学生的思维方式,导致老师的教学效果不好,所以新课程改革就是要让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通过实景教学体验积累生活
        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还可以通过实景教学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写作时不会无话可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课外活动,课外钓鱼、种树、野餐等等都可以让师生关系拉近,让学生亲近自然,体验生活发现乐趣,触发写作情感。例如:我在教学作文“记一次有趣的活动”时,我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野外野炊,在野炊过程中,小伙伴们动手实践,团结协作,感受到快乐,也分享到劳动成果,所以布置写这篇作文时,大部分同学写得得心应手,没有什么阻碍。
        2.通过让同学们自主讨论激发灵感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的缓解课堂压抑的氛围,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热情和灵感。鼓励学生自主探讨,通过学生之间的想法交流,加上老师的适当指导,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拓宽学生写作思路。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那一刻,我长大了”时,想到今年2020年春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这场疫情就是孩子们感悟生命,瞬间长大的活的教材,这样好的写作素材,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岂能错过呢?我组织、引导学生自主讨论,让孩子们明白要关心国家事,认识到保护自然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关注家庭、关注社会、关注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学生们纷纷发言,明白自己的责任与担当,有了瞬间长大的感觉。也找到了作文的思路。
        3.鼓励学生个性表达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扮演的是“聆听者”,让学生和教师处在平等的地位,加强师生的交流,鼓励学生勇敢的表达自我,或许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有利途径。通过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可以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对学生新奇的思想是兼容并包的态度,能够让学生充分表达自我,有效的避免学生在写作中盲目的模仿他人。
        4.重视阅读的作用,读写联动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大量的阅读书籍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理解书中的道理然后用到写作中可以增强作文的感染力和说明力。阅读优秀的作品是提高写作能力的第一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例如布置相关阅读作业,让学生定期阅读。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并且在读书以后写下自己的感悟。这些作品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写作时学生可以引经据典,不至于脑袋空空无话可说。
        总体而言,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应当摒弃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影响,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参考文献:
        [1]刘会松.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赢未来.2018.0(2):168-168.
        [2]郑龙.农村小学生写作困难分析及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8.0(3):82-83.
        [3]周一贯、叶松伟.小学作文教学新概念研究[J]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
        [4]张化万.小学作文教学改革新思维[J]福建教育,2000年5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