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优化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2期   作者:万银花
[导读]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把教育融入到游戏中,让儿童在趣味活动中接受教育,更符合幼儿阶段的学习特点,更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万银花
        五华县第三幼儿园    514400
        摘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把教育融入到游戏中,让儿童在趣味活动中接受教育,更符合幼儿阶段的学习特点,更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实现课程游戏化,以培养幼儿某一方面的能力为目标,使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同时促进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具有良好教育价值。本文就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优化进行探讨。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园;数学教育;优化策略
        引言: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幼儿园教育指导标准的实施,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也在不断地创新。不同于其他阶段的教学活动,幼儿阶园段,幼儿个性尚未形成,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因此,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一直是幼儿教师关心的问题。在数学课堂中,通过比较抽象的教学方法,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游戏教学,能够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提高幼儿知识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 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的价值
        由于幼儿正处于逻辑思维的萌芽阶段,其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所以对于抽象、系统性的数学概念会存在理解不到位的情况。因此,教师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可以从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出发,采取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数学教育,而民间传统游戏就是一种不错的方式。课程游戏之所以得到重视,足以证明它是受到大众所欢迎的,并也具有极强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在幼儿的数学教学中引入游戏,通过将抽象性的数学理论知识与快乐的游戏结合在一起,让幼儿能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积累与巩固,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2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优化策略
        2.1 基于幼儿主体,进行数学游戏设计
        目前,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生本”教育理念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但是,在幼儿实践教学过程中,以集体活动为主的教学难以提醒按幼儿差异性特征,没有体现“生本”教育理念。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一同进行教学活动,这种组织方式习惯地被教师所采用,使他们在自己的具体教育实践中难以实现“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实际上,好的教学游戏可以帮助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具体落实生本教育理念,真正做到“每个幼儿都要有个性发展”。教师在进行游戏前,要认真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游戏类型,合理调配并教学材料。

教师不应过度干预,教学游戏要个性化,自主,让幼儿在相对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自由交流,即使幼儿暂时不喜欢参与游戏,也可以选择“漫游”或“呆坐”,这是教师对幼儿的尊重与理解。因此,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教师开展游戏教学要体现幼儿学习主体性,促进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2.2 结合幼儿认知,进行教学游戏设计
        幼儿园阶段,儿童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对外界的认知和感知都比较简单,课程游戏设置不仅能使他们产生真实感,还能使他们学会探索,更好地发展智力,提高思维能力,但在课程游戏的设计和应用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游戏适用性,根据幼儿的不同特征来创造游戏环节,以提高学习效率,实现科学游戏教学的价值。幼儿园教育中科学游戏设计要灵活,不能让幼儿难于理解,也不能让幼儿觉得过于简单,缺乏挑战。为了真正开发智力,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必须从儿童的特点出发,找出适合儿童学习与成长的益智游戏。只有让创造出更适合幼儿成长的科学游戏,才更有利于他们的大脑发育,促使他们的身心更加协调,满足人的情感活动、娱乐等心理需求,更进一步提高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感知能力。因此,科学游戏设置要注重幼儿的身心发展。孩子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活泼,通过游戏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接受新鲜事物,使他们的身体得到不同程度的活动,更能促进他们身体与智力的协调发展,促进幼儿有效成长。
        2.3 开展区域游戏,对学生进行引导
        数学区域游戏开展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获取数学知识与经验,让学生在体现探索乐趣的过程中构建良好的数学知识系统。可以看出,数学区域游戏的开展,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素质教育理念相契合。教师展开数学区域游戏的过程中,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进行自主探索。目前,幼儿园教师在展开区域游戏活动时,都存在一种误区,即对幼儿进行全面引导。这种误区的存在,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一是幼儿对教师产生过度依赖,一旦脱离教师,就无法完成教学活动。二是教师的指导给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式,不利于学生思维扩展。数学区域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应该在活动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活动展开情况,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对其进行积极引导,但不应该过度干预学生进行活动。
        总结语:幼儿园数学教学中,教师实现课程游戏化,能够有效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促进幼儿积极进行学习,培养幼儿综合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乐.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优化探究[J]. 启迪与智慧(下半月.儿童版), 2020, 000(003):P.46-46.
        [2]张春丽.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 读书文摘(中), 2018, 000(003):89-89.
        [3]赵艳丽.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优化策略[J]. 南北桥, 2019, 000(02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