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丽娟
厦门市同安区祥平中心幼儿园,361101
【摘要】绘本其画面清晰、情节简单、主题明了,容易抓住读者的眼球,适宜幼儿阅读,为幼儿园开展阅读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媒介支持,在幼儿园阅读教学活动中被广泛使用。本文就目前利用绘本组织幼儿阅读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绘本选择随意、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模式固化等问题,基于本园教学实践探索从绘本入手,多角度走进绘本,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多视野融入绘本,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多渠道迁移绘本,引领幼儿主动表达,调动幼儿阅读体验等策略,优化绘本在幼儿园阅读教学活动中的实施。
【关键词】绘本 优化 幼儿园阅读活动 实施策略
一、多角度走进绘本,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一)追随幼儿兴趣,精心挑选绘本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利用图画、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绘本教学,主要是要善于引导幼儿对书籍、绘本和书写的兴趣。
首先,我们要选择生动形象,情趣盎然的作品,这样能较好的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如中班绘本教学中,可以抓住孩子已经有一定的绘本阅读经验,又能保持强烈的好奇心的特点,选择《神奇糖果店》这一类绘本。糖果是幼儿熟知并喜爱的,书中讲到各种神奇糖果,充满神奇色彩:有大力士糖果、隐身糖果……故事情节设置总能出人意料,这类绘本形象生动,具有趣味性,会吸引幼儿主动的去观察画面内容,大胆猜测绘本故事情节的发展。
其次,我们选择的绘本故事情节内容要幼儿能理解和接受的。如大班绘本教学《蔬菜的化妆舞会》,大班幼儿已经对蔬菜有一定的认识,书中又以色彩明亮、生动有趣来传达故事的内涵,更容易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这样图文结合的绘本,能吸引孩子的兴趣,加上老师有效的引领导读,这样能培养幼儿持久的专注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二)反复研读绘本,潜心推敲问题
在进行绘本教学活动前,教师要“用心”走进绘本,读懂绘本的语言、画面、前后的关联以及绘本所蕴含的价值。只有在反复研读的基础上,才能领会绘本中语言的精华。在潜心推敲基础上,预设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巧妙的对问题做出智慧的重组和调整,从而生成精彩的绘本教学活动。如绘本教学《蔬菜的化妆舞会》,当幼儿被所选的内容深深吸引时,教师要有目的性的进行引导阅读,顺势提问:蔬菜的化妆舞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蔬菜们要怎样去参加这个化装舞会呢?怎样打扮自己不被别人发现,却又能利用自己的身材特点呢……这样孩子就可以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去观察和解读画面,体会绘本所蕴含的价值。
(三)精心梳理内容,充分挖掘价值
在进行绘本教学活动前,我们根据幼儿的实际的需要和小中大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挑选适合他们的绘本,然后对选用的绘本内容进行精心梳理,使绘本的内容更适合幼儿的需要和认知特点。如中班绘本教学活动《兔子先生去散步》,教师要认真研读绘本,梳理出适合中班幼儿的教学内容,设计更适合中班幼儿的教学目标:对标志进行大胆想象,并敢于表达,领悟书中所要表达的幽默感。教师还要利用多角度、多形式、多方位充分挖掘绘本的内涵,让幼儿在绘本的教学活动对语言、文字、情感有进一步的感知。
二、多视野融入绘本,引导幼儿自主阅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与他人谈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体会和想象。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2]教师应多视野的融入绘本,引发幼儿思考,拓展幼儿的思维,鼓励幼儿根据画面的内容,大胆猜测故事情节,能改编和续编故事。
(一)通过绘本封面,引发幼儿联想猜测
当拿到一本绘本,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封面,封面是对书的内容进行预测的重要来源,要让幼儿看清楚封面,鼓励幼儿借助封面大胆的联想和想象,猜测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比如开展绘本教学《月亮的味道》,引导幼儿观察绘本的画面,鼓励幼儿大胆的猜测和表达,“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你觉得月亮会有什么味道,可以用什么方法尝到月亮的味道呢?”幼儿的回答肯定漫无边际,没有关系,这可以激发他们阅读绘本的愿望。
(二)通过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角色体验
很多优秀的绘本,讲诉的是幼儿生活的写照,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利用这些绘本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更好的感受绘本内容,更有效的开展绘本教学活动。比如在组织小班绘本教学《和爸爸在一起》,邀请父亲进课堂,让家长和幼儿根据绘本的内容演一演,可以是亲子游戏瞬间,也可以是生活情景的再现,让幼儿感受到和父亲在一起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幼儿感受到父亲独特气质,比如坚强、勇气、毅力等精神,让幼儿对父亲产生信赖和仰慕。通过温馨的语言和画面,拉近幼儿与父亲之间的距离。通过这样生动形象的阅读,让幼儿深刻的理解绘本的内容,在角色扮演中感受和父亲在一起的快乐,让幼儿“用心”走进绘本。
(三)通过开放性问题,拓展幼儿思维方式
有一些绘本不一定有有趣的故事情节,但是这些绘本是作者精心设计的,讲诉的内容可能可以引发幼儿思考,拓展幼儿的思维,这时候教师在组织绘本教学活动提出的问题要是开放性的,比如大班绘本教学活动《风到哪里去了》,就是这样的一本绘本,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根据绘本的内容提问:风到哪里去了,太阳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月亮白天不出来呢?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幼儿不断的思考,也引发幼儿对自然现象更多的关注、疑问和思考。万物间的因果关系,轮回,让大班幼儿感受到逻辑思维的乐趣。
三、多渠道迁移绘本,引领幼儿主动表达
(一)游戏渠道
《纲要》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比如在组织大班绘本教学《一园青菜成了精》,教师可以在幼儿对蔬菜外形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组织幼儿进行猜谜对抗赛,幼儿可以有的出谜,有的猜测,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创编渠道
在组织绘本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对故事进行创编,可以让幼儿对故事的发展进行绘画,把画下来的内容和其他的幼儿一起分享。比如在组织绘本教学《下次一定有好运》,引导幼儿给猴子出谋划策,想象猴子还可以通过什么办法去摘香蕉,让幼儿把摘香蕉的办法画下来,和其他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
(三)其他渠道
不同绘本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小班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可以让幼儿通过表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开展《藏在哪里》后,可以提供明显特征的道具,让幼儿进行表演,让幼儿在充满趣味的表演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利用绘本组织幼儿园阅读教学活动,需要教育者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特点精心挑选绘本,反复推敲,制定更适合幼儿阅读发展特点的教学目标;通过有效的师幼互动,增加幼儿对绘本的理解与感悟;通过多方式、多渠道等方式,让幼儿更深入的去理解和感受绘本内容,调动幼儿的阅读体验,促进幼儿自主阅读,提高幼儿表达能力,让幼儿在情感、语言、思维等方面有进一步的提升。教育者需要用发展的眼光追随绘本阅读教学,和幼儿一起打造不一样的“绘本王国”,去感受绘本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毛敏华《指南》精神指引下的幼儿绘本教学活动新策略[J].课程与教学,2017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中华人民教育部制定.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