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2期   作者:    朱参
[导读] 创设相应情境,加强文章理解等关键举措,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朱参
        45282419711017**** 广西 钦州市 5354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采用构建生本课堂的模式,通过培养自主能力,提高学习兴趣,留出充足时间,进行课堂交流,创设相应情境,加强文章理解等关键举措,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背景;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构建研究
        1导言
        核心素养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人生态度、价值观等很多内容,也是在新时代教育中经常被提到的一个词。怎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更是每个语文教师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实际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造,给予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教导,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怎样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语文的高效课堂。
        2当今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方式落后,课堂氛围不活跃
        教师都是专业的教育培训培养出的人才,但个体差异导致其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不尽相同。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依旧沿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以自我讲解为中心,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盲目地接受教师所讲知识,并没有对知识了解、掌握透彻。这会导致课堂氛围不活跃,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2.2学生过度依赖教师,主观能动性差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学会对知识的自主运用。教师讲解后,应要求学生自行吸收并掌握。但现在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往往直接询问教师,过度依赖教师,缺乏自我思考的能力。甚至有学生认为学习语文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达到课堂效果的要求,缺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违背了核心素养培养的原则。
        2.3教学拘泥于课本,学生综合素质差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但教师教学的内容不应局限于课本。对课本内容,教师固然要读懂、读透,但更重要的还是在课本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单一的教授课本内容会局限学生的思维扩展能力,会让学生缺乏对知识全面掌握的能力,进一步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3培养自主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能够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还能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在核心素养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应重视控制小学语文课堂的发展方向,将课堂中心转变为学生,逐渐构建成小学语文生本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提高他们的能力。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很多情况下,教师不够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很少和学生互动,也不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导致他们的学习能力低下。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不断引导,让学生沉浸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例如,在讲到《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想办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涉及小植物面临问题,植物妈妈想办法解决的过程,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故事情境,让他们沉浸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在上课的时候为学生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如“小马过河”。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带有感情,才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更加投入,形成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

讲完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同学们,我们听了‘小马过河’这个故事之后,能够发现什么呢?”有的学生会说:做事情应当自己去尝试,不能只听他人描述。教师就可以说:“对的。但是,同学们,在这个故事中,小马的妈妈鼓励小马自己尝试,那是不是小马的妈妈一直支持小马,帮助小马解决问题呢?你们的妈妈是不是也总是帮你们解决问题呢?”学生陷入思考。然后,教师对学生说:“大家知不知道,植物的妈妈也是很有办法的呢?”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进行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4留出充足时间,进行课堂交流
        小学语文教师应注意在课堂上为学生留出充足的学习和交流时间。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语文知识的交换。这样能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语文课堂上为学生留出充足的讨论时间,能让学生将自己对语文知识的看法表达出来,加强师生互动,推动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例如,在讲到《秋天的雨》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交流时间。比如,《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描述了秋天的气候及秋天的雨,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制定合作学习目标,引导他们探讨秋天的气候特点、秋天的雨的特征。学生会结合课文的描述及自身的见识进行总结。学生讨论完毕后,教师可以让各小组推荐学生代表发表本小组关于秋天的雨的看法,促使学生更高效地掌握语文知识。在语文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讨论时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逐渐形成小学语文生本课堂。
        5创设相应情境,加强文章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今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推动。因此,现代教学必须得到加强。教师应改变讲课方式、教学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生本课堂上,教师应注意为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这样,学生能更容易地理解语文知识的内涵,进而发展学习能力。教师要多从情感领域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逐渐形成一套自身的学习体系。例如,在讲到《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从网络平台上找到《带你去旅行》这首歌,在上课的时候播放给学生听。由于歌曲比较活泼,同时,学生对这首歌比较感兴趣,这就能有效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等歌曲播放完毕之后,浓厚的课堂氛围形成了,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同学们,听到这首歌曲,大家是不是想要去浪漫的土耳其,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呢?”学生肯定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然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说:“那大家有没有见过牛的肚子呢?在牛肚子里旅行会是什么感觉呢?”由此,教师就可以引出《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讲解。
        6结语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更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高效课堂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要不断改革与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孙淑琴.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130.
        [2]冯莲.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99.
        [3]徐晓艳.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研究[C]. .教师教育论坛(第五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98-600.
        [4]刘梅.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C].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