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2期   作者:   郑丽芳
[导读] 本文就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郑丽芳
        郑口第一小学    253800
        摘要:现如今,我国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我国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部分多媒体技术已经运用到教师教育活动中,但诸如微课、翻转课堂等新理念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引起教师的充分重视。现如今,线上教学作为主要手段走入小学课堂,教师应学会更好地利用各类媒体、信息资源辅助教学,努力具备更高的信息素养,利于学生全方位汲取与掌握知识。如何利用网络平台、信息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本文就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不仅图文并茂,融合声光电等技术手段,还有很多交互功能。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上适时地运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孩子们有兴趣去学习,更能提升孩子们的学习效率。下面就谈谈我在四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转换教学理念,活跃学生思维
        在微课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情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将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要我学”转换为学生内在需求的“我要学”。通过引导,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和思考,突出学生的主观性。例如,在学习《太空》相关知识点时,每个人对太空都有极强的好奇心,每位学生对太空也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在微课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动画,将太空展现在学生面前;其次,让学生观察、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太空的看法,在小组内与其他学生互相交流和探讨;最后,教师可以挑出那些思考比较充分、想法比较新奇的学生,让其在讲台上当众分享,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又如,教学《赵州桥》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向学生展现不同角度、不同时期的赵州桥图片,让学生全方位地掌握赵州桥的外在特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所见,设计出一座属于自己的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想法和思考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想法,真正地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2基于学生学习兴趣,打造趣味课堂
        小学是整个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相比幼儿阶段的学习,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所以,大部分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丰足的语文知识的储备来迎接新阶段的学习。但是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兴趣和好奇心很强的发展时期,由此语文教师应该更好地抓住这个时机,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有关语文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师可以录制微课,抓住学生对许多有关语文的问题的好奇心以及对语文知识学习的渴望,让更多的学生在释放兴趣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有关语文知识,趣味性地录制微课内容能够有效帮助语文老师在课堂中吸引更多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将更多学生紧紧地抓在微课的课堂中。以教师录制的小学语文“大青树下的学校”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呈现不同类型的插图或者视频,兴趣导入即运用学校不同民族小朋友的服饰来激发学生对不同民族的了解的欲望,让学生走入大青树下的小学。这样的导入环节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小学语文课堂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兴趣
        美好的情境往往能催生出人们美好的感情,在课堂上可以运用声光电等信息技术手段,将课文中的内容直观地呈现出来,使孩子们将情感与作者以及文本融合到一起,完全进入到课文所展现的美好情境中。孩子们对于文本所描述的内容感受更加深刻,情感体验越来越充分,进而思考越来越深入,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在教学的时候,我经常根据课文内容,在教学课件中不失时机地加入一些美妙的音频,往往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比如在分析《麻雀》这篇课文中“一种强大的力量”这一句时,我特意找了一些以母爱为主题的图片,加上感人的音乐,制作成一个静电影视频,让学生欣赏,然后在阎维文演唱的《母亲》这首歌曲的旋律中结束视频。此时此刻,那感人的场面,那充满真情的歌声已经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情绪。接着我抓住时机,让孩子们敞开心扉说一说,孩子们受到感动,纷纷畅所欲言,伟大的母爱在孩子们的心目中立刻留下了真切的印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感情油然而生。学生加深了对这句话的理解,不仅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更懂得了要学会感恩,个人情操得到了陶冶。老师再次进行启发引领,让孩子们的心灵得以净化,充分感悟母爱的无私。此时教师再次深情地进行解读,课堂上牢牢地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住,扣响他们的心扉,紧抓他们的心灵,孩子们怎么可能不会全神贯注而又饶有兴致地全身心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他们在身心愉悦中不知不觉就完成了所有的学习过程。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上语文课的常态,它不仅能够营造出好的学习情境,更能让孩子们自主地投入其中。我经常利用希沃软件来制作教学课件,力求画面形象生动,配乐动听优美,尽最大可能去调动和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达到课上兴味浓郁、课下意犹未尽的效果。“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巧妙利用信息技术将难以理解的语言和难以想象的情境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既能引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又能让孩子们更好地去理解文本,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
        4应用微课提高学生诗词领悟能力
        由于古代诗歌需要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情感,所以古人非常注重“炼字”。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和特殊的使用效果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在诗词教学中常常被采用。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一个“绿”字,名词作动词用,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生动地表达了出来。由于小学生思维的局限性,这种意境只有在教学中引入图文声像并茂的微视频,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在诗词教学中引入微视频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意思;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诗歌,领悟其意境,才能与诗人产生共鸣,增强情感体验,这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
        5提升小学生语文读写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读写一直是其重要的训练内容,如何让小学生们在读写方面形成良好的兴趣及能力,是教课老师教学难点。小学阶段具备极强的读写能力的学生非常少,其中写作对于小学生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在传统的语文考试中读写又占分数比非常的大。以往在小学语文的传统教学中教课老师读写训练只是在训练写作结构及阅读方法,而后让学生自己练习,其中很多学生由于素材不足,无话可写,对学生读写造成很大的阻碍,往往学生会根据范文的示范进行写作,这就造成了很多故事情节雷同,故事不够丰富多样。教课老师结合微课可以更加的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读写素材。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母鸡》一课时,教学老师可以将其作为主题,让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写出自己生活与鸡有关的感触事情。教师制作收集相关视频资料,以微课的形式来示范。设计一些在生活中的内容,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走出去感受动物之间互动的魅力,播放完视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比如在学生跟随父母去动物园观看动物时,可以拍下短视频,这些短视频对学生更加直观,没有范文也就没有为学生设定情节和框架,在学生对自身经历的同时利用视频素材创作故事,从而找到写作灵感,以提升小学生的读写写作能力。
        结语
        微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技术,内容新颖、操作灵活、辅助教学效率高,符合小学生身心发育特点。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更新教育观念,将现代教育新技术积极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苏英芳,阎照强.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学周刊,2020(09):113-114.
        [2]郭康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8):139-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