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的读写结合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2期   作者:郑娟
[导读] 阅读和写作间关系密切,既相辅相成又能彼此制约,基本是每一个学子学习语文的主要内容。
        郑娟
        湖北省郧西县羊尾镇中心小学
        摘要:阅读和写作间关系密切,既相辅相成又能彼此制约,基本是每一个学子学习语文的主要内容。注重读和写的能力是为未来的语文学习生涯奠定基础,所以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均衡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读出新意,写出乐趣,首先需要小学生拥有丰富阅读量和提高阅读水平,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量的重要性。基于此,以下对小学语文高年级的读写结合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读写结合;教学方法
引言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深入地引导语文教师对语文课本当中的内容进行挖掘和分析,通过寻找一些阅读的技巧,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而且小学语文课本当中也有一些语句非常优美的作文与丰富的故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就应当有效地结合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并且贯穿在整节课堂的教学当中,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效率和质量。
一、培养小学生记录、写日记习惯
        读与写存在着息息相关的联系,读与写是互相补充的过程,它们之间既处于互相独立的状态,又不可缺少彼此。有理解的吸收,才会有理解的表达。因此,阅读和写作是互相影响的、是互相渗透的。要想实现读与写的完美结合,那么就要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培养小学生记录、写日记的好习惯。抄一抄,要求小学生在具体阅读期间将文章中一些优美的词句亦或是非常喜欢的片段认真地抄写在读写笔记中,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必然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只是这样,教师还应当时常鼓励学生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的小乐趣,记录日常生活中最开心的事,写在日记本中,把生活中的不满和喜欢都在日记中表达出来。广泛的阅读和每日的写作训练才是真正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有效结合的基本条件,并且对于未来培养学生自律的习惯有很大帮助,激发孩子的写作热情。
二、促进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的同时,也应当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在进行语文写作的时候,能够更好地对自己的语言进行组织,进而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的效率。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进行语文写作的时候,也使得写出来的文章更具有流利性和逻辑性,语文教学作为学生提升自身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进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例如,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时候,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通读一遍。

通过进行深入的阅读,能够进一步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有效地体会到作者的心情,然后再让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一个大致的表述,通过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描述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并且有效的将读和写进行紧密的联系,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效率,进一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素养,也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续写延伸,丰富文章想象力
        续写是在学生反复阅读和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并借助学生丰富的联想,对课文内容进行延伸式写作,以调动学生写作时的思维积极性。续写训练可以弥补学生之前写作中出现的不足。例如,多年来《穷人》一文一直被收进小学语文课本中,对于如今生活幸福的孩子而言,他们很难理解安娜和渔夫生活的世界。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默读,思考、体会主人公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鼓励学生继续写下去:孩子们第二天醒来后看到邻居家孩子会怎么办?邻居家孩子醒了之后会发生什么呢?特别是要学习文中心理、细节描写等方法。整个续写的过程相当于一个二次创作的过程,学生会将脑中所学知识重新优化组合,进而达到最优效果。
四、组织读后感,帮助学生情感抒发
        与读书笔记不同,读后感是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表达与个人情感抒发,没有格式的限制,学生写作范围比较自由。学生在写读后感时,其写作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因此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材料的主题及教学需要适当安排读后感的写作。例如在《落花生》的教学中,笔者先带领学生通读全文,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部分自主朗读,最后和学生共同学习作者从花生中体会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笔者以这句话为背景,让学生结合自己或周围人的生活体验,来谈一谈自己在看到这句话,或是读完文章之后的感受。有学生在读后感中谈到环卫工人、消防员、医护人员等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普通人,也有学生举例雷锋、焦裕禄等人物,他们虽然身份普通,却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还有学生表达自己的决心和志向,表示自己长大以后也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五、运用读写结合教学过程进行课文仿写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仿写教学。首先,注重培养学生在对于课文进行深入阅读的基础上,有效把握课文的文章主题、结构层次等写作特点。之后利用写作训练的过程,组织学生根据阅读学习基础,对课文进行相应的仿写。通过这样的语文教学举措,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对于课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在仿写训练环节中,将课文的写作特点转化为自身的写作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取得更为出色的语文阅读与写作学习效果。
结束语
        在“大语文”背景下,阅读与写作教学成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小学高年级作为写作能力培养与阅读训练的关键阶段,教师应该有效地将写作融入阅读教学中,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从而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谢高红.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读写结合”式教学分析[J].学苑教育,2020(14):30.
[2]范桂芳.小学语文高年级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20(16):31-32.
[3]王有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高年级读写结合教学探究[J].新课程(上),2018(0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