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2期   作者:袁世琼
[导读] 本来就是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具体策略展开的研究。
        袁世琼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吴仲良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6413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对课程知识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解释,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育教学形式的改进,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同时培养起对语文学科的热爱,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本来就是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具体策略展开的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综合素养;提升
        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也要与时俱进,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方面,积极开展对语文教学的有效指导,要着力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获语文知识,也能够培养起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为此,广大语文教师要保证学生在语文课上主体作用的发挥,关注到学生的语言能力建构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培养其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性
(一)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是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为此,语文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个性素质的锻炼,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合理的安排课程内容设置课程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案,创设相关的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语文课文的内涵和情感表达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运用能力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语言建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基准,让学生学会对语文知识和语文课文进行语言上的构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在语文课文的讲解过程中和语文实践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各种语言表达方式进行语言表达,灵活的回答各种语言问题,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述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的具体策略
(一)更新语文教学观念,改变语文教学方法
        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更新语文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方面对学生起涨非常大的作用,直接决定着语文课堂的内容和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备课阶段不仅要对课程内容有充分的掌握,也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也要积极的站在传统语文教学观念的背景下,结合新时代新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对语文教学做出改进,树立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学目标,加强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思维能力。
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时,教师也要关注到以学生为根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语文问题,采取学生能够听懂的方式进行语文知识和语文容的讲解,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语文学科的魅力,此外,教师也可以在基本课业结束之后引导学生主动开展语文知识运用的相关活动,然后学生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组织各种阅读活动,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
        在语文课上,教师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并组织各种阅读活动,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积累。只有具备了充足的语言知识,学生才能够正确的运用和建构语言,提高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大多数知识都是通过阅读得到的。为此,广大语文教师一扩展学生的语文阅读知识面,让学生通过阅读记忆各种文字,并熟悉相关语言表达方式,学会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将书面文字与口语区分出来,进而能够在自己的文章写作过程中应用书面语,避免写作内容口语化的倾向。
        为了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阅读知识,教师要定期在班级内开展阅读分享活动和阅读演讲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自在一周或一个月内阅读的知识进行演讲,通过阅读演讲,学生能够将自己收获到的知识分享出来,其他同学也能够倾听该同学对某部作品的看法,实现对阅读作品的了解,从而促进班级内的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三)结合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离不开语文知识的探究和语文问题的解决,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性的提问,引导学生从教材内容出发,进行知识的拓展与提升,通过各种问题的解决,实现学生语文思维的引导和语文表达能力的提升。在开展语文课堂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留足时间,让学生进行提问。
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师也应当结合学生的主体学习,需要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语文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阅读和写作,重视各种问题情境的创设,促进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尹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现状分析与解决对策——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J].课外语文,2017(28).
[2] 叶晓真.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为基础,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4).
[3] 阿达来提·吐尔地.浅谈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维吾尔语文教学效率[J].人才资源开发,2015(24).
[4] 张沁.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1):57.
[5] 李国林.“三读一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