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慧键
广东信宜市金垌镇上贵小学,525352
摘要:微课作为新时代学习资源,打破了传统课堂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束缚,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更新了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深刻改革,提高了教学实效。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应用
在小学数学的信息化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微课教学作为一种主要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产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的质量提升,我们在微课视频的制作过程中,不断完善微课视频制作手段,丰富微课视频的制作内容,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利于学习、便于应用、贴近生活的小学数学微课视频,促使学生通过微课视频学习,掌握了良好的数学能力。
一、微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云时代,智能化的今天,微课以其言简意赅、主题特出、生动有趣等潜在的优势成为老师的首选。它颠覆了传统教学结构,更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微课以“短小精简”的视频为载体,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学生面前,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激化其学习兴趣,更好地突破重难点,构建更高效的课堂,以“点化”“碎片化”无缝衔接的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优化教学手段,改变教育教学理念,更好辅助教学效果。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巧用微课
(一)善用微课吸引注意力,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源泉。一节资源充足的微课,将图、文、像结合一体,刺激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有的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小学生生活中最感兴趣的动画呈现形式,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接受新知就像替代角色完成游戏任务一样,把枯燥乏味的知识真实化、生活化、趣味化,为一堂课的成功铺设良好的基石。例如学习五年级《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时,它以动画故事的播放形式,以分数王国的小猪和小数王国的小蛋0.06争吵谁大谁小,发生了矛盾的情景出发,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得到分数和小数互相“翻译”的方法。整个微课堂内容紧凑,充满乐趣,学生一下就被深深吸引,很自然而然地参与到探究中去,在玩中学,乐中学,学中乐,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热情高涨,形成一股学习动力。
(二)妙用微课突破重难点,融会贯通
一节成功的课堂构建关键点是突破重难点,它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然而它不是简单的告之,而是探究的共鸣。特别是难以用语言讲述清楚的内容。妙用微课能点拨、转换学生的思维方式,它虽然时间短,但资源构成完整、主题突出、问题聚焦,能将某个知识点以静化动,化抽象为具体,诱导学生深出浅入,化繁为简,深入理解重难点,促进知识内化,融会贯通。例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掌握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是重点,理解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推导是一个难点。由于小学生形象思维强,空间物体抽象化,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可以适时巧用微课,充分发挥动画演示功能点拨、转换他们的思维,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学生熟系的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对比,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和圆柱的地面周长和高的关系。理解求侧面积的方法,再联系以前学过的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转化数学理念,以动态直面形象的呈现方式,加以儿童视觉的解疑释惑,很快突破重难点。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形象化,化难为易。
(三)巧用微课引领自主学习
翻转课堂是当前形势教学改革的热点,是新课改下的重要教学模式。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改变了传统下的教学结构,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以问题为主线的自主探究性活动。而构建翻转课堂就是以微课为基础实现有效的教学手段,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自求得之”。
微课具有延伸性和前置性,课前,把一些导学案、本节课的重难点、或教纲等制作成微课放在班级的交流平台上,供学生随时随地自主预习,自主学习。在预习时得到的疑惑、问题在上课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老师的点拨就很自然获得了新知。也可以把复习提纲、解题思路等制成短小的视频,供学生课后自主复习。在交流平台上,学生自由发表不同的看法,师生、生生交流更加畅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课前我把长方体的展开图融合制作成动画视频,视频里,熊大很快就制作了一个长方体,熊二也学熊大一样找来6个小长方形,却怎么也拼不成长方体。最后也要求学生自己制作一个长方体。在交流平台上,有的同学说熊大的6个长方形和熊二的6个长方形不同;有的说不是任意6个长方形都可以拼成长方体;有的说我发现有两个长方形是一样的、、、、、很快同学们明白了长方体的上面等于下面,前面等于后面,左面等于右面,找到了制作长方体的方法。自主探索,实现知识内化。为新知识的启迪做了铺垫。
这样的碎片化的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吃不消的借助微课在家反复学习知识点,吃不饱的可以提前学习,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地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更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活用微课优化练习,拓展复习
练习是把知识转化并发展为智力的一种活动,是加强对知识的回顾和运用的最好方法。一节40分钟的课堂是有限的,而微课是无限的,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禁锢。活用微课改变练习形式,设计微练习,可以由易到难,富有弹性,体现练习的阶梯性,体现拓展的宽度和深度。可以根据个体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设计,真正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活用微课,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梳理,突破易错易混点,更加有效。比如教学“运算定律”分数的简便计算时,我把和的类型题练习制成微练习,进行对比,加深学生理解运算定律,强化运算定律的简便计算,增强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又比如复习五年级第二册的前半部分时,我把分数的加减、乘法计算方法再次制成微课,帮助学困生进行知识梳理,再次回顾。活用微课,拓展复习,是老师课后的自我调控,也是高效课堂的有力帮扶。
微课虽短小,但高效便捷,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巧用微课,优化化小学数学课堂,为小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
[1]詹春香.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制作与应用的现状分析与建议[J].教育信息技术.2014(5)
[2]齐佳乐.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18(23)
[3]姚金花.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意义与构建[J].未来英才.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