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
芜湖市文联舞蹈家协会 241000
摘要:在我国学前教学中,舞蹈是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舞蹈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素质提高,还能够让幼儿接触到审美元素的教育,提高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更能够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但是在当前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舞蹈教学“成人化”的问题,导致幼儿舞蹈教学产生了许多的问题,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本文对幼儿舞蹈“成人化”教育之弊端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对策,旨在进一步提高幼儿舞蹈教学质量,促进幼儿更好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幼儿舞蹈;舞蹈教育;成人化;存在弊端;有效对策
在现代社会的环境下,幼儿所需要接受的学习内容越来越多,音乐、美术、舞蹈、绘画等艺术类学习内容占满了幼儿的学习时间,许多家长都更加偏向于让幼儿多学习一些知识、文化和艺术,因此许多幼儿过早的接收了舞蹈教育。让幼儿接受舞蹈教育并不意味着家长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反而表现出了家长对舞蹈认知的不合理之处,社会中许多无证无资质幼儿舞蹈培训机构也刚好迎合了家长的心理需求,导致所接受的舞蹈教育过于“成人化”,不但没有促进幼儿发展,反而还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
1幼儿舞蹈“成人化”的基本内涵分析
舞蹈“成人化”是相对于幼儿舞蹈教学而衍生出的一个概念,是指幼儿所接受的舞蹈教学过于专业化,舞蹈训练强度过高,采用专业舞蹈演员的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例如在舞蹈形体训练方面,形体训练是舞蹈学习的基础,是展现舞蹈表演者基本功和能力的重要因素,在过于“成人化”的幼儿舞蹈教学中,本应该以尊重幼儿天性发展的教育中,过于重视舞蹈形体训练,不顾幼儿自身的喜好,对幼儿的形体采取了专业化的训练方式,没有结合幼儿的身体特点和年龄特点,片面的采用专业舞蹈演员的训练方式,且训练强度过高,幼儿对于高强度的舞蹈学习会产生强烈的厌学心理,久而久之许多幼儿对于舞蹈学习还存在着恐惧心理,出现了“谈舞蹈色变”的现象。幼儿舞蹈教学“成人化”一方面是因为家长培养幼儿舞蹈能力的心情过于急切,认为新时代幼儿必须具有多种多样的才艺,才能够不输在“起跑线”上,另一方面是由于幼儿家长的这一心理,被当前市场环境中的某些商家抓住,开办了大量的无证无资质幼儿舞蹈培训班,以高强度、专业化的训练方式来彰显在幼儿舞蹈教学方面的“专业”,实际上违背了幼儿的心理认知特点和身体特点,导致出现“成人化”的问题,对幼儿的舞蹈学习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1]。
2幼儿舞蹈“成人化”教育的弊端分析
幼儿舞蹈“成人化”教育显然存在着许多不合理之处,但是目前许多家长和育儿机构还没有认识到“成人化”舞蹈教育的弊端,依然大量开展专业化、“成人化”的舞蹈教学模式。
2.1幼儿舞蹈“成人化”的生理弊端
幼儿的身体结构和生理机能尚未发展成熟,且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的身体结构变化较大,处于较为活跃的生理发育高峰时期。而“成人化”的舞蹈教学内容对于幼儿的生理发育会造成许多的不利影响,在长期不合理的运动姿势下,幼儿的身体成长和发育势必会受到严重的阻碍。高强度、专业化的舞蹈训练对于成年来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更不必说尚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幼儿。根据对幼儿身体结构的研究表明,幼儿的骨骼弹性、韧性相比于成年人都处于较高的水平,不容易发生骨折,但是幼儿骨骼的坚固性较差,能够承受的压力和张力相比于成年人处于较低的水平,在高强度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骨折,所以“成人化”的舞蹈教育对于幼儿的生理发育具有很大的弊端。
2.2幼儿舞蹈“成人化”的心理弊端
幼儿充满着好奇心,对世间万物正处于逐渐接受的状态,幼儿的心理较为简单、单纯与纯洁,且幼儿的模仿性极强,对于自身喜欢的事物就会产生模仿行为。幼儿的天性发展应该得到尊重,天性不应该受到束缚,但是许多家长为了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在幼儿懵懂时期就让其接受“成人化”的舞蹈学习,强度过高的“成人化”舞蹈教学会使幼儿对舞蹈学习产生强烈的抵触学习,甚至是畏惧心理,不但会对幼儿的个性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会导致幼儿对舞蹈这一艺术形式产生厌学、恐惧等情绪,不利于幼儿心理素质发展,严重影响幼儿心理健康[2]。
3幼儿舞蹈“成人化”教育弊端的有效解决策略
3.1尊重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规律
舞蹈教学必须尊重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规律,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满足幼儿身体成长和心理发展的需求,不能按照成年人的喜好来开展舞蹈教学。舞蹈本身也有着一定的规律,主要体现在学习难度循序渐进方面,与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是相吻合的。幼儿舞蹈教学要结合幼儿自身的基础,开展适量、有度、有规划的舞蹈训练。从幼儿的身体发育角度出发,幼儿的身体机能活跃指数偏高,身体成长和发育速度较快,身体各组织和器官都有着很强的可塑性,但是因为骨骼组织尚未发展成熟,科学有度的舞蹈训练能够提高幼儿骨骼关节的活动幅度,但是过量的“成人化”舞蹈训练则会导致幼儿骨骼和身体器官遭受损伤。幼儿学习舞蹈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加节制的让幼儿进行舞蹈训练,而是需要有计划的安排舞蹈教学课程,训练时间不能超过幼儿身体的承受范围,且幼儿舞蹈教学中的动作难度、力度等都需要根据幼儿的身体情况特点,做到松弛有度,不能以成年人的标准开展幼儿舞蹈教学,否则会出现“成人化”的舞蹈教育弊端。此外,不同幼儿在身体素质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有些发育速度较快的幼儿身体素质较好,可以接收难度较高、强度较大的舞蹈训练,反而会导致有些幼儿的身体素质较差,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身体素质差异,采取有针对性舞蹈训练模式,做到“因材施教”。此外,幼儿舞蹈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无法得到保障,一些无证无资质的舞蹈培训机构中的舞蹈教师,甚至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对幼儿舞蹈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2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关注幼儿心理发展
童真、童趣等一直是美好、天真、纯洁的代名词,是幼儿心理特点的集中体现。幼儿时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兴趣方面,幼儿对于自身感兴趣的事物会出现乐此不疲的现象,具有很高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例如在玩具、动画片、游戏等方面,对于自身不感情需的事物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抵抗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在幼儿心理特点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幼儿舞蹈教学必须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并持续关注幼儿在学习舞蹈过程中的心理情绪变化,防止幼儿的心理发展受到阻碍[3]。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并不等同于满足幼儿的一切需求,而是需要家长与教师发出引导作用,防止出现因为“成人化”舞蹈教学打消幼儿学习积极性的情况,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幼儿舞蹈教学开展,提高幼儿舞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幼儿舞蹈教学“成人化”的教学弊端进行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策略,希望可以对幼儿舞蹈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青, 余习德, 林乃锐. 幼儿舞蹈"成人化"教育之弊端及对策[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004):P.86-90.
[2]韩力. 少儿舞蹈创作“成人化”问题及对策[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8, v.15(08):P.212-212.
[3]刘丽娜. 少儿舞蹈教育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赤子(上中旬), 2019, 000(008):P.10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