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三数学复习的实效性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2期   作者:宋云岗
[导读] 提高高三数学复习实效性的几点感受:(1)帮助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2)精心备课(3)提高课堂实效性(4)布置精炼、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5)注意后期教学方式
        宋云岗
        云南省泸西县泸源普通高级中学    
        【摘要】提高高三数学复习实效性的几点感受:(1)帮助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2)精心备课(3)提高课堂实效性(4)布置精炼、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5)注意后期教学方式
【关键词】高三复习、实效性
        高三复习时,有些老师会感觉到:高三的复习课不如高一、高二的新课好上,觉得学生的听课状态没有高一、高二好,缺乏紧迫感。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与教师的教学、教法有关。高三数学复习一般分为三轮: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第二轮进行专题复习,第三轮做综合试卷。虽然都是按照这个流程进行,但由于每个教师采用的教学、教法不同,所取得的成效也不相同。我认为要想提高高三数学复习的实效性,可按以下几点进行:
一、帮助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
        教学如同行军打战,战前应鼓足士气。一进入高三,教师就应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明确告诉学生高三应具备怎样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帮助学生树立不怕苦、爱拼搏的精神,让学生精神饱满地投入到高三的复习中。指导学生树立近期目标、远期目标,并定期检查。每次考试后,对成绩进步的同学,要及时地肯定和表扬;对下降的同学,要及时做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找出存在的问题,做学法指导,制定学习计划,并监督计划的落实情况;对学习松懈的学生,要及时做思想工作,时不时鞭策一下。
        
二、精心备课
        精心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尤其是高三,面对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教师要认真筛选。只有老师多做题,学生才能少做题。高三的复习课,没有统一的复习教材可依,尤其考老师的个人能力,只有教师准确把握高考的重难点,教学方向才不会跑偏,才谈得上教学效果。因此,作为一个高三教师,一定要多做高考题,不仅能提高解题能力,还能帮助我们准确把握高考方向。云南刚进入新课改的高考,
作为教师,应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多做课改区高考题,提高备课的针对性。
        备课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水平,比如说:对于普通班,应多做基础题和中上难度的题;对于重点班,应加入一些高难度的题,让不同层次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提高课堂实效性
        备好一节课,不代表就能上好一节课。同样的教学内容,教法不同,教学效果自然也不同。
        1、让学生尽可能“动”起来。以前我备课虽然很认真,但总是只想着如何把课讲好,却忽略了让学生动起来。慢慢我才体会到:无论我的课讲的多好,不让学生参与进来,教学效果都是有限的;无论讲的多精彩,只要是教师包讲,教学效果都不会有多好。因此,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还应备教法。备课时要考虑哪些内容可以交给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完成。

教师要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要让学生参与进来,教师的提问要有技巧。教师备课时要精心设计问题,巧妙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的引导要恰当,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不等于整节课让学生自学,教师既要引导又不能包讲,应把握好分寸。
    尤其对于高三的数学复习课,教师要少讲,主要是学生做。高三的课型一般是先复习整理基础知识,再由学生做典型例题,最后由教师或学生做点评。教师要注意的是,无论哪一个环节,都应该考虑以学生为主。例如:复习基础知识时,可让学生起来整理回答,或教师设计一系列问题,以提问的方式回答。点评时,可让学生甲先点评,再有学生乙点评,使用学生互评,最后教师再总结性评价。如此,既可以师生互动,又可以生生互动,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进来。
        2、注重学生的听课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到高三,学生、老师对听课纪律都有点儿放松,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其实,从高一到高三,都应该严抓课堂纪律,纪律好是听好课的保证。对于学生的松懈,教师应该随时调整。另外,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这些都是与教学效果息息相关的。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了情绪上的调动外,更主要是教学设计上能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进来,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尝试、独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进来。
        3、知识点的复习要与题目相结合。在复习知识点时,切忌空、乱,既要条理清晰,还要与知识点紧紧相连。这样做不仅具有针对性,还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学生也不容易走神。具体的措施既可以先复习知识点,后做题,也可以边做题边复习。只有与题目相结合,学生才能真正领会知识点的含义,才能灵活应用知识点解题。另外,教学中要善于总结,可以总结一个(或一类)题目的解法,也可以总结整节课的内容,把具体的题目升华为解决一类题目的思想方法,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四、布置精炼、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
        有了高效的课堂,没有高效的作业,教学效果也是有限的。有的老师图省事,拿着参考资料随便勾几题了事。有的老师怕学生掌握不好,就搞题海战术。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教师应该重视课后作业,布置作业时,应与当天课堂内容相联系,与高考相结合,要具有针对性。世上的数学题目千千万,我们不可能做完所有的题目。因此,教师一定要精心筛选题目,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另外,布置作业时,还要注意层次性,由易到难,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第一轮复习时,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后,应让学生多做高考真题,后期多做高考模拟题。高考真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高考方向,不至于复习方向跑偏,高考模拟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高考新动向,甚至有猜题、押题的可能。
五、注意后期教学方式
        距高考一两个月时,学生听课状态再次变差,有点油盐不进的感觉。此时,可采取一节课测验,一节课讲评的方式。测验内容可以先分块进行,再测综合性的题目。这样既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训练,提高学生听课的专心程度,从而提高复习效果。另外,教学内容上要更有针对性,要清楚学生还有哪些掌握的不好,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弥补。
        以上是提高复习实效几个主要的方面,只是我的一些感受,相信同行们还有许多更宝贵的经验,希望能有机会向大家学习、交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