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的估算教学——探析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估算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2期   作者:董明俊
[导读] 在教学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生活情境引入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在结合教学情境的基础上进行估算内容的学习与应用探讨。
        董明俊
        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小学校: 617068
摘要:小学数学中的估算能力多为考查学生对数字运算的理论理解与合理性应用,该章节内容较为偏向实际应用,因此在教学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生活情境引入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在结合教学情境的基础上进行估算内容的学习与应用探讨。
关键词:估算;小学数学;教学
一、引言
        观念是具体行为引导与进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教学领域中,教师的观念影响其教学工作的有效展开,若没能认识当前的教学环境与学生基本学情,则在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科专业素养等方面的教学工作中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教师的观念培养,确保教师能够正确认识当前的教学环境与基本学情,从而在学生学科能力与素养教育等方面获得较好的成效。
二、培养教师正确的教学理念
        部分教师在估算这一章节的内容教学上,由于没能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教学工作的展开较为传统,缺乏创新性,学生在该章节的理论内容学习中没能建立起较好的参与热情,对课程教学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为确保教师能够结合当前教学环境与学情的基础上进行估算教学的优化,需要通过加强教师观念培养的方式,在教学工作实施之前,确保教师可以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完善估算教学,使教学工作能够符合当前的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内在需求。
三、对教师进行估算的教学能力培训
        在以往教学理念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在观念与主动性上没能进行估算教学的主动研究,在估算的理论内容理解与教学应用等方面的效果较差,无法对学生进行更好的估算教学指导。因此,针对当前教师估算教学能力不足的情况,学校方面应适当加强教师的估算教学能力培养,使教师通过培训与座谈会等方式,估算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与主要内容,确保学生在教学工作中能够得到较好引导。
四、培养学生估算观念与思维
        在学生估算观念与思维的培养工作中,一方面需要阐述估算的基本含义、要求与注意事项,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实际应用的方式,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模拟应用的方式进行理论实践。[1]小学数学中的估算理论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学生的估算观念培养可借由生活情境的引入,使其在情境设立的基础上,能够进行理论应用的思考与设想。另外,在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趣味性的营造,确保学生能够在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理论内容的学习。比如,教师可引入学生校园生活中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估算教室中的可容纳人数,如一所教室共有15排座位,每排20个,是否可以容纳325名学生共同进行听讲?该类生活情境的引入一般与学生的亲身经历较为接近,学生可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体验进行思考,最终在结合估算的理论知识上,逐步提升该理论内容的应用熟练度。
五、加强估算方法的实际应用指导
        在实际应用指导方面,需要进一步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案例与情境,使学生在多项情境内容的体验过程中,通过估算的理论内容应用,顺利解答教师所设置的教学问题。

[2]首先,教师需要阐释估算方法的基本应用模式,使学生通过前期基础性的知识积累,循序渐进地加深理论内容与情境设置的难度,使学生在不断加深的问题难度中,加强估算的理论知识应用。其次,在教学情境的应用基础上,通过有效提问的形式,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进行估算问题的思考。由于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经较大,部分学生在估算内容的学习中,往往需要较为基础的指导方式,另一部分学生则在估算理论内容阐释的基础上进行直接引导教学即可,主要原因在于前期的学习能力积累。对此,教师在面对不同学力水平的学生教学时,需要结合个体差异性进行教学内容上的转变,确保教学内容与方法能够方便学生进行认知。在当前的估算内容选取上,可适当进行方法上的讲解,如化整法、观察法与分析法等,同时在方法指导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案例的实际应用,使学生能够从方法应用的角度进行估算内容的学习,从而通过多种算法,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估算的理论内容性质与应用方式。
        在估算方法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一方面需要进行估算技巧的指导,另一方面需要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由此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能够准确进行估算方法的选取与实际应用。由于学生在思维形式与性格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在估算方法的指导上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与性格特点等方面因素,选择恰当的估算方法,使学生能够在结合自身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估算方法的应用。
        比如,在生活场景中的估算应用场合(小数估算),一盒铅笔是8.5元,一本练习本是13.6元,一个铅笔盒为10.2元,问小红的爸爸带了39元钱能够全部购买吗?
        教师在设置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方法的应用举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估算方法的学习。如方法一:将一盒铅笔当作9元,将练习本当作14元钱,一个铅笔盒当作是15块钱,然后将估设的数字进行相加计算:39-9-14-15=1,结果显示小红爸爸所带的钱能够购买上述文具;方法二:首先将估算的文具价格进行相加,如9+15+14=38,最后通过总价对比大小的形式进行估算结果的验证,如38<39,说明小红爸爸手上的钱足够购买。
        该种生活情境较为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通过相同案例进行不同估算方法的指导,能够较好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理解与实际应用。针对当前估算教学工作中缺乏趣味性的情况,在估算教学模式的开设过程中,可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竞争的方式,教师设置估算的问题,使学习小组通过抢答的形式参与制课堂教学游戏中,最后通过比较哪个学习小组估算的数值与正确答案的数值差距最小,即成为游戏竞争中的优胜者。
        小学阶段的估算内容与准确计算的学习思维不同,学生需要在多项数字的计算中,通过估算的形式迅速求出近似值,该过程主要考察数字运算的理解及其理论的合理性运用。教师在该章节的教学工作中,应用拓展教学的展开方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制估算的内容学习中。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估算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多种教学途径的拓展、方法应用以及教学情境的引入,使学生能够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能够树立正确的数学估算思维,同时能够根据教学情境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估算方法,由此达到较好的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温小玲.关于新课标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探究[J].考试周刊,2017
[2]翟惠娟.浅谈小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以《生活中的估算》教学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7:27-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