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2期   作者:  潘忠燕
[导读] 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计算题无疑是相对困难的一部分,很多学生在面对物理计算题时容易一筹莫展,无法找到正确的解题办法。
        潘忠燕
        (贵州省遵义市第十七中学,贵州 遵义 563000)
        摘要: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计算题无疑是相对困难的一部分,很多学生在面对物理计算题时容易一筹莫展,无法找到正确的解题办法。初中物理计算大题和数学计算题不同,它更加注重的是物理知识的理解运用,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正确的解题办法是解答物理计算题的前提。因此本文分析了初中物理计算题的特点,从而列举了初中物理的有效解题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
        当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上很多学生觉得物理计算题非常困难无从下手,常出现畏惧物理计算题的情况,这种情况表现在考试上物理试卷的计算题能够完整解出的学生不多,尤其是难度大的计算题。因此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对计算题的解题方法进行仔细地分析归纳并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方法。
        一、初中物理题的主要特点
        初中物理计算题是通过结合相关的物理公式和定理对问题中提供的已知量进行对应的计算,从而解出题目要求的正确结果。这种计算题的主要目的是考核学生是否熟记并理解相关基础知识以及能否根据基础知识对题目进行拆解和实际运算从而解析出题目要求的答案。初中物理题在整个考试题型中通常都是位置偏后而且分值较高的一类题,它不仅可以表现学生平时物理常识和公式定理的学习程度,也可以展示学生的整体物理素养。它具备基础性和过程性,也看重知识的综合应用性,是全方位考核学生物理学习程度的重要方式。
        二、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
        1.将物理概念转化为具体实例
        学生对于物理概念的认知是虚无缥缈的,而且无法与实际联系起来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时无法理解相关概念,如果教师只是按照书本的文字进行讲解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是浮于表面,过段时间就会忘记。所以物理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将书本上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例并能让学生很好地记忆和理解,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课堂物理展示活动来将物理概念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比如在学习到《声的世界》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学生生活中有哪些让学生印象深刻的声音,再通过这些声音来引出生活中的声现象。学生可以让学生抖动书本来发出声音,通过抖动的快慢来改变声音的音调。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讨论并研究音调高低与什么有关系。课堂的结尾可以让学生自主对生活中感兴趣的声音现象以及会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完成实验报告。这样的一堂物理教学课程活动既完成了教师的课本知识教学任务又带有实验教学的部分,二者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对物理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利用实验对物理概念的形象化,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养成解决物理问题必先理解物理概念的习惯。
        2.培养学生解题思维和技巧
        教师在按部就班套用公式的解题方法之外还应该帮助学生找到一个适合自身的高效解题思维和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快速解题能力。
        比如在学习《力与运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个小车,将小车先放在光滑地面,让学生去拉动小车。然后将小车转移到毛毯上,再次让学生拉动小车。两次过后,询问学生两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从而引出摩擦力的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在小车后连上弹簧测力计让学生看到不同材质下拉动小车所需要的具体拉力,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给定的摩擦力公式来计算不同材质的摩擦系数。

课后让学生记录更多不同材质对于小车拉动所需力量以及小车行进速度造成的影响,让学生对于力的计算在生活中得到复习和巩固。
        3.循序渐进训练学生解题
        初中物理计算题有不同的难度,教师在进行解题训练时应该事先对物理题进行难度分类从而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开展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训练。
        比如在开展《密度与浮力》这一章节的教学活动时,对于浮力的计算如果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来入手进行解题对学生来说是相对困难的,所以教师可以先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更简单的排水法来计算解题,之后再开展重力计算的相关题型训练,让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的解题法后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解析题目要求的浮力问题。这种循序渐进的解题训练能够让学生逐渐理解物理计算题的核心从而更顺利地进行拆题破题以及求解问题的答案。
        4.简化解题过程
        初中物理的计算步骤往往多而复杂,一个高效的简化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速度以及提升解题的正确率。
        比如在学习《压强》这一章节时,遇到与流体压强有关的计算题时对于水深与压强的公式计算过程可以简化为三步:第一步公式,第二步代入数据(有数据必须要带单位),第三步计算结果。中间繁琐的计算过程可以省略。计算过程可在草稿纸上完成,可把数据简化为深度数值再乘以10000,这样简化以后大大提升了解题速度的同时也避免深度计算压强中间的计算数值出错提高了正确率。初中物理的题型是参考了学生的学习水平来设置的,所以学生可以轻松掌握简化法来代替解题过程中一些额外的繁琐步骤。
        5.结合实例设计题目
        物理的知识往往存在着很深的科学性,教师的语言讲解很难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所以,让学生自己根据实例进行题目分析并深入理解题目中所要考察的物理知识是最高效有用的方式。
        比如在学习滑轮的应用时,教师可以将一些不同的滑轮带到课堂上,再配以标有不同重量的物体块。在滑轮上分别挂不同质量的小块时让学生计算滑轮组的受力情况,引导学生计算物体块的重力、滑轮的关系和滑轮组之间的受力分析。学生完成解题后,教师可以在拉力端挂上弹簧测力计让学生实际看见正确的拉力是多少。如果学生的计算结果同实际测力计上的数值一样,学生就能感受到很大的成就感从而提升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在这种结合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学生对于计算题理解能力的增强是巨大的。
        结束语
        物理计算题是物理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学生只有牢牢掌握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方法才能在考试过程中做到对有一定难度的物理计算答题举一反三快速解题。初中物理老师应该认真分析相关物理解题方法并归纳整理后教授给学生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林.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对策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01):47.
        [2]李秀红.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能力培养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09):86.
        [3]刘日红. 微课提高初中物理解题能力的探究[D].广州大学,2019.
        [4]颜德华.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电学计算题中的具体运用[J].考试周刊,2019(0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