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点睛、激活数学课堂——刍议初中数学提问的有效尝试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2期   作者:郑英海
[导读] 课堂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运用好课堂提问,能够给教学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郑英海
        湖北省阳新县富水中学  435206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运用好课堂提问,能够给教学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课堂提问为主题,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分析课堂提问的教学优势,探讨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帮助广大教师,特别是初中数学教师,找到合适的课堂提问方式,同时,倡导各位教师恰当使用课堂提问这一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提问策略
        教师是学生畅游知识海洋时的领航灯塔,是学生穿越学习密林时的指路向导。教师的职责不是将知识点和盘托出,一股脑倒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发现疑惑,启发学生解答疑惑,在学生身边,起到指引和启迪的作用。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适当向学生发问,能够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指引学生寻找答案。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因此,课堂提问应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广泛地应用。
1.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目的
        新课程改革提出,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自主研究、自主学习。基于“课改”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有效地使用课堂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既可以加强课堂学习效果,又可以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还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1.1 强化学习效果
        在日常课堂上,学生听讲,只是通过耳朵输入。如果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将重要的知识点说出来,则是学生的输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先是考虑问题的答案,再进行语言组织,最后用自己的话将答案表达出来。经过整个输出过程,学生必然会对涉及的内容印象深刻,一定会熟记于心。其他的学生也因为和被提问的学生一起思考而牢记该知识点。所以,课堂提问可以帮助教师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1.2活跃课堂气氛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当老师长时间讲授时,学生会难以集中注意力,或时眼皮发沉将要入睡,或是在椅子上左右摇晃。针对这种影响教学效果的情况,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在课堂上适当地使用提问的方法,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通过巧妙设计的提问内容和精彩的点评来调动课堂气氛,使得课堂活动充满趣味性。
1.3增加师生交流
        课堂提问过程中,会出现一问一答、再问再答、先答后评等交流形式,这也是师生沟通的良好机会。教师通过与学生的课堂对话,除了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记识知识点之外,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神态和动作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甚至还能通过学生作答的内容、表现的状态分析出学生的内心思想和生活状况。总之,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一次很好的师生交流,可以帮助教师知晓学生的当前状态,加强师生间的了解,增进师生感情。
2.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所实施的课堂提问要讲究方法和策略,不能是单一的、死板的发问。

比如说,“……是不是这样的?”、“……你们学会了没有?”……诸如此类的提问内容简单,不具有实际意义,是无效的课堂提问。课堂提问要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从内容层次、发问时机、提问形式等多个角度去实施,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2.1设计提问的层次
        教师的课堂提问需要按照一定的层次来设计,难度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引领学生逐步理解知识点的深层含义和拓展内容。例如:在教授“绝对值”这一初中数学知识点时,教师在介绍完绝对值的定义后,可以开始实施课堂提问的教学手段。第一问先围绕特殊数字“0”来问学生:“0的绝对值是什么呢?”随后,增加难度,就比较数字大小的问题来提问:“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数字大,还是绝对值小的数字大呢?”这之后,再增加难度,抛出关于负数比较大小的问题:“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数字大,还是绝对值小的数字大呢?”如此又易入难的提问,能够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学习课堂知识。
2.2把握提问的时机
        课堂提问的时机非常重要,教师要在合适的时间,恰到好处地抛出问题,想学生之所想,帮助学生说出心中的疑虑。以“全等三角形”这一课为例,教师讲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法则时,讲完“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边”、“角角边”之后,可以适时提问学生:“‘角角角’是否可以作为判定法则呢?”因为前面讲到的几种提法中没有“角角角”,所以,学生心中一定会想到“角角角”。教师在此时抛出问题关于“角角角”的问题,正中学生下怀,问出学生的心声。问出问题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出正确的答案。
2.3丰富提问的形式
        在初中数学课上,教师提问的方式不要一成不变。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教师应当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例如:使用“刚才我们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来对前面所述进行总结;使用“除了……,我们还能有……呢?”,在之前讲解内容的基础上,递进一层;使用“看到了刚才的……,下面我们将……?”作为过渡句,引出下面的课堂内容……提问的形式切勿千篇一律,而应是丰富多样的。
结束语:
        如果将一堂课的教学工作比喻成作画的话,那么,课堂提问便是其中的点睛之笔。这重要的一笔激活了整个课堂,引领学生掌握课堂学习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巧妙设问,提升课堂参与度,为学生巩固知识点和加强学习质量增效。
参考文献:         
[1]邵敏.点睛之笔在于“问”——刍议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提问水平的提升[J].科教导刊,2010.
[2]张建芬.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应用刍议[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