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2期   作者:张岳鹏
[导读] 数学是初中时期的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张岳鹏
        永嘉县上塘城关中学  浙江永嘉  325100
        摘要:数学是初中时期的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教学正在积极的进行改革和创新,数学教学自然也是如此,现代化的数学教学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的是开展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尤其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不仅可以促进初中学生的综合发展,还可以为初中学生未来的学习打好基础。那么如何才能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下面本文将对此提出几点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在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教育教学开展最佳时期这一。以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抓好这一教学契机,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重点开展教学,从而促进初中学生的综合发展。因为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中包含的知识和内容较多,比如有数学思维、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算能力、逻辑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又是每一个初中学生在未来发展和成长中需要具备的技能,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一、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还采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但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度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并且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过于重视,所以导致教学成了提高学生考试分数的“工具”。此外,由于部分教师长期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所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往往都是在课堂上长篇大论的讲述理论知识,然后在课下采用“题海”战术进行练习,显然这种教学方式不符合数学学科的本质和特点,因为数学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解性的学科,想要学好数学知识学生必须掌握旧知识,并且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和创新,这样才能学习新知识,然而教师教学观念的传统导致学生们无法全面理解所学的知识和内容,更无法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更别说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了。
(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学习氛围沉闷、枯燥
        除了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陈旧之外,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有就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则来自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从数学学科的特点来分析,该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学科,所以想要学好数学知识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但是初中时期的学生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基础时期,所以在理解一些抽象数学知识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导致课堂学习氛围沉闷和枯燥。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性
        高效课堂的构建首先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观念,而这也是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的教学要求。所以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对新课改的实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可以促进初中学生计算能力、想象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而这些能力又是初中学生未来发展和成长道路上需要具备的技能,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首先就需要教师注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因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可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可以使教学方法和内容更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此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积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想要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授课,也就是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探讨所学的知识点,并且在小组的共同努力下构建解决问题的模型、从而使学生的建模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可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授课。例如在开展浙教版初中数学《因式分解》这一课程教学时,在本节课程教学中为了构建高效课堂我让学生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讨。当然,首先需要我提出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探讨,就像在本节课程中我让学生们在小组中尝试进行因式的分解。当学习目标明确之后学生们就会各自分工进行探究,比如有的小组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理清分解步骤,潜移默化的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去分解因式。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同时也可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对初中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二)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拓展教学资源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同时也拓展了教学资源,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和想象,学生学习起来和理解起来也会更加容易。因此,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授课,以此来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例如在开展浙教版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授课,就像我在开展本节课程教学的时候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位置,之后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不同位置的坐标系,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所学的知识,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因为在情境中学生们会为解决问题而进行推理,从而使所学的内容变得更加具有探究性,这对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采用情境创设教学法进行授课。例如在开展浙教版初中数学《圆的基本性质》这一章节知识点教学的时候,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创设出这样一个情境:我校要对操场进行扩建,需要新建六个篮球场、两个足球场,请同学们计算扩建需要占用多少面积。由于篮球场和足球场外圈属于椭圆形,所以学生们在计算的时候会尝试各种办法。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们的推理能力既可以得到锻炼,同时也可以勾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使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结束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还可以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对新课改的时候有这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认识到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并且积极的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以此来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也为整个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燕.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科技资讯.2020,(10).180-181.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20.10.180.
[2] 周海涛.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之路[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9,(11).23-24.
[3] 胡兴兵.核心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分析[J].南北桥.2019,(23).139.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