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学困生”的数学帮扶工作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2期   作者:张祥锋
[导读] 为了提高教学,本文从“学困生”的特点和角度出发,着重探讨了“学困”的原因和对学困生课外辅导的作用和意义;探究了数学辅导的一般具体方法和切入点;以及反思了辅导中易犯的错误,指出了应该注意的地方。
        张祥锋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第四中学  陕西汉中  723500
        摘要:为了提高教学,本文从“学困生”的特点和角度出发,着重探讨了“学困”的原因和对学困生课外辅导的作用和意义;探究了数学辅导的一般具体方法和切入点;以及反思了辅导中易犯的错误,指出了应该注意的地方。
        关键词:学困生  帮扶  激发兴趣   配合行动
        一个班级的学习成绩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优生所占百分率的多少,更重要的是班级中的平均成绩,既要看优秀生人数的多少,还要看学困生人数的多少。最具体的,莫过于各科的平均成绩。如果一个班级,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教学时,照顾了优等生,就不能兼顾学困生。反之,顾低则失高,老师会越来越难教。因此,要把学困生迅速提起来,跟上教学节奏。对学困生的辅导就势在必行。我认为学困生可分为三种:一是学习上有问题的学生。表现在对知识的学习毫无兴趣,平时懒惰,应付差事。没有上进心,对学习失去信心,得过且过,没有志气,不想将来,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思想品德上有问题的学生。表现在平日里,自由散漫,没有纪律性,没有时间观念,只想自己好玩,对待学习漠不关心,对成绩毫不在意,没有是非观念,该搞的坚决不搞,不该搞的偏要搞,行为习惯不良,甚至恶劣等等。他们非常容易受到坏习气,或者校外不三不四的人的感染,甚至给带坏了。常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容易沾染上不良的习气,随心所欲,甘愿堕落-。三是心理上有问题的学生。性格乖张、孤僻偏执,集体意识淡漠,极不合群,与同学无法交流沟通,有“自闭”倾向。现将自己平时的感受和从教育、教学杂志中学到的方法总结如下:
    一、哪类学生,属于初中数学后进生?就是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丧失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懒惰,怕吃苦,没恒心,并且在历次数学检测中,最多达到勉强及格的学生。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是对数学这门学科没有兴趣;2、是学习数学的态度不够端正;3、是在数学课堂上,听讲不认真,发言不积极;4、是对老师提出的思考问题思考不认真,浅尝辄止;5、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认真完成,挑三拣四,丢三落四,即使完成了,也是随便应付或者抄点他人的充数;6、是测验成绩几乎次次不及格。
         二、找出“学困生”之所以学困的原因。教师是学生最好的心理医生,仔细耐心地找出原因,采取一些能够照顾学生个人特点和个别困难的教育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就像医生,透彻全面地研究了病人的肌体,找出病根所在,以便着手进行治疗一样。通过每天的作业或一阶段的测试,将学困生的情况作一个调查,每个个体特点,了然于心。发现是学习习惯差,还是属于基础差,还是记忆理解能力弱,差又差在什么具体地方?是课堂上听讲不专心,还是不善于动脑筋,不回答问题,抑或是课后作业不认真,装样子应付差事,还是抄袭别人的。甚至于是智商低呢,还是没志气、没理想、没恒心、怕吃苦。如此这般,就能更方便的在辅导时,或在课堂上关注他们,对症下药,及时补救。或者加强针对性的训练。
        三、降低门槛标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学困生学习上的困难,接受知识慢,对学习更容易丧失信心,以及知识拖欠多,基础打的不牢固等各种各样的因素,作为教师,我就注意,做到了降低门槛,降低和放宽了对他们的要求,在辅导的选题方面,力求简单基础,分层布置作业,让学困生能够非常容易地完成,比较轻松地掌握符合他们实际状况的知识。如此,就能很容易地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把学困生引入学习的正途,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造血功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帮扶前进,主动出手。由于学困生的学习成绩较差,他们往往容易失望悲观,有着很强的自卑感,也就没有了学习的主动性。所以一般遇到困难他们不会主动去请教。作为教师要主动关心他们,多交流,多谈心,多鼓励,主动帮扶他们。并且要安排学习好的学生主动去拉手他们,或者成立多个学生的“一帮一”学习小组,制定一个短期目标,定时考核,验其效果。
     五、继续以学生计算能力为入手点,开展学困生的转化帮扶工作。计算能力是数学的基本能力和要求,计算能力的培养,体现在算得快,算的准。这都是培养学生将来干任何事,都要有认真仔细的习惯和品质。在数学教学中,持续以学生计算的准确性为突破口,辅导学困生注意计算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教会他们并熟练掌握计算的各种方法,从会算慢慢过渡到正确计算,并有相当速度地计算。同时,让学困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介绍一些巧算的规律,掌握并学会运用,从而达到提高学困生计算能力及数学成绩的目标。


        六、利用课余时间,雨天阳光体育活动时间,指导学困生学习。每周的课余时间,如综合课、雨天阳光体育,课前静,我将充分利用,对学困生进行帮扶活动。对学困生进行已学知识点的巩固,并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以避免死学习,死读书,读死书的毛病。人的思维始于问题情境,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它能激发学困生的学好奇心和求知欲。那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困生思维的具体形式,用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启发学困生的思维积极性,让他们为解决问题而找方法。激发学困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热情,为学困生的学习,做好一定的准备,为知识的产生、发展、构成作好铺垫,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由此支持鼓励学困生用自我的办法解决问题。创设和学困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应的情境问题,就激发出了学困生的参与学习的欲望,使学困生很快进入自主研究探讨之中,从而课堂教学的成功,才有良好的基础可言。问题情境的难度设计,要放在学困生跳起来能够得着的程度,让学困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充分享受主动摘到果子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七、改变评价方式,对学困生适时鼓励评价。人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当学生对某件事情感兴趣的时候,他就会自觉的、主动地去探索和研究,会不断地学习和进取。如果学困生在数学学习时有了兴趣,那么我们在教学帮扶时,就会容易得多,也才会事半功倍。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学习兴趣,枯燥无味的学习环境,老师的满堂灌的教法,只会使学生更加的兴味索然,老师在上面累死,学生却在下面,漠然地看猴戏。老师怎样有意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好奇心,是引发兴趣的重要来源。好奇心能紧紧抓住人的注意力,迫使其在迫不及待的激情中,去探索事物的真像。所以,在学困生的数学帮扶之中,老师应该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上时,要寻找时机,多对学困生的课堂表现予以鼓励和肯定,让他们自信心得到充分的树立。比如提问时,专找简单的问题,给机会让他回答,并及时鼓励。在鼓励时,老师要尽力的显得真诚,让学生看得出来,你是真正真诚的赞美他、欣赏他,他也才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批改作业时,用一些富有赞美性、鼓励性、激赏性强的语言评价他们,激励他们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每次测试后,帮助学生们分析得失,肯定他们好的方面,找出不足,指出下一步应该达到的目标。不断的对学困生输血、帮助,督促他们不断进步。
        
        八、做好各知识点处,易错题德龙收集与原因分析工作,尤其是补充习题,和书上学生错得最多的地方。针对这些类型,再出一些题目,进行强化训练,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辅导更有实效性。
        九、定期做好家访工作,以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可采取叫家长到校,去学生家里直接拜访,或者电话交流,介绍学生状况,介绍一些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以及家长要注意的地方。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十、对学困生的帮扶,决不能随意,要注意千万不能讽刺好挖苦,不可随便训斥。如: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你是猪脑子,脑子被驴踢了;我都实在不想教你们了,等等。这样,只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就只会越来越懒惰,不再去尝试思考问题了。不再对数学学习有兴趣了,没信心没动力了。不但起不到激将作用,反而起了反作用,没有效果,只落得个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总之,学困生的辅导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先解决了他们的思想问题,找准症结之所在,对症下药,才有可能提高其学习成绩。帮扶中,要尽量将书本知识与学困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科学地设计出情境探究性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困生独立思考,并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问题,从而达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了学困生对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思想,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还应该更多的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研究他们,找准原因,给予更多的帮助和鼓励,耐心地给他们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方可收效。
        参考文献:
        【1】《汉中教育》2019.08
        【2】《陕西教育》2018.06
        【3】《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5.04
        作者简介:张祥锋,男,1966年3月生,初中数学科教师,从教三十一年,从七年级到九年级,经历过八个轮回,二十六年班主任经历。发表论文12篇,并多次获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