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亮
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天津300000
摘要:“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理想指引人生的方向,信念决定事业的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职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是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最需要科学引导和精心栽培。中职学校肩负着引导广大中职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仰的重要使命。本文结合学校实际工作情况,论述了中职生理想信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中职生、理想信念、途径、方法
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目标的体现,是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是人们人生诉求、政治立场和政治主张以奋斗目标为表征的超越自我、超越现实的高度自觉意识,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和根本出发点。新时代对中职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是使中职生树立坚信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毕生的力量。青年学生信仰什么主义、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决定未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可见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多么重要和深远的意义。积极倡导中职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崇高的人生信念刻不容缓。
一、中职生理想信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想信念缺失
部分中职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主要表现为政治理想上,理论知识基础薄弱,对思政课态度冷漠,不了解时事政治,不关心国家发展。生活理想上,讲究吃穿,追求物质享受,艰苦奋斗精神淡化。道德理想上,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惠、实用,提倡合理的利己主义,诚信意识淡薄。职业理想上,更偏重经济价值和权利价值,社会责任感不强,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
(二)意志品质不够坚定
现在的中职生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他们关爱备至,呵护有加,没有品尝过生活中的苦辣艰辛。这些导致一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经不起挫折。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依赖感较强,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及远大抱负。有些学生表现为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组织纪律性较差,自由散漫,自制能力不足。有的学生兴趣广泛,这也喜欢,那也喜欢,可是很难认真完成坚持到底。开学初兴致勃勃的给自己制订了学习计划,可是执行不了几天就变成了废纸,目标不够坚定。有的学生缺少主见极易受他人的影响或怂恿,极易轻信他人,学习上如此,生活上也是如此,有较强的盲从心理。
(三)责任担当意识淡薄
多数中职生表现为自我责任意识不强,有很多同学从不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经常不吃早饭,熬夜通宵打游戏,体育测试不达标。对身体健康忽视,对生命敬畏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意识缺乏,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往往注意自己的感受,忽视别人的感受,过分强调他人对自己的义务,淡漠自己对他人的责任,甚至对他人不负责任。在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时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关心自己的发展前途和命运。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公众利益、社会利益冲突时,往往强调个人利益。有部分同学对社会责任,国家责任表现为无兴趣、无所谓。还有部分学生对社会转变,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却缺乏改造现实的责任感和自主意识。有在社会生活之外的旁观者般的批评勇气,却缺乏融入社会生活内的主人翁般的拼搏精神。
二、中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抓好课堂主阵地的积极作用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中职生理想信念的重要环节。作为培养中职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课程,思政课可以让中职生掌握理论体系内容,加深中职生对理论体系的理解,从而提升其使用这些先进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面对物质化和世俗化的社会诱惑能坚定理想信念,保留自我。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道德培育是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只有加强道德修养,才能够保障学生品格端正,信念不移,真正意义上成为政治强、情怀深、自律严、人格正、理想信念坚定的新时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使用已经学习的理论知识对社会案例进行分析。如:疫情防控期间,一些英雄人物的故事,普通民众的爱心举动,通过这些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他们这些行为不仅仅是道德高尚的表现,更是坚定理想信念,奉献自我帮助他人的表现。思政课教师还要让学生在了解波澜壮阔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校、爱家、爱国,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寻找人生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奋斗,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二)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更能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活动为载体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进行渗透式教育,强化第二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形成课内课外的相互补充。突出德育目标,精心设计内容,注重德育实效,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感受、认同、践行。通过开展 “纪念一二·九”接力赛 、书法竞赛、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比赛、庆祝国庆等活动对中职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勇于拼搏、奋发图强的中华民族精神。通过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诵读作为每天晨读的必修课,琅琅书声,入脑入心。通过开展“中国梦”系列活动,紧紧围绕“中国梦”和“个人梦”之间的互相成就的关系进行讲述,鼓励学生有梦、追梦,最终圆梦,要让“中国梦”在中职学生心中扎根,在“个人梦”的实践过程中发芽、开花和结果。最终,让“中国梦”成为中职生追求理想道路上的精神支柱和理想信念。
(三)管教合一,巩固理想信念教育成果
中职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还应坚持以人为本、严管厚爱、管教结合的育人原则。落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关于构建职业教育“三全育人”模式要求。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学校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党委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爱党爱国意识,听党话、跟党走。以人为本,从引导人、关心人、帮助人入手,切实解决中职生的思想实际问题。学生管理部门以《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严格加强校园学习和生活纪律管理。严字当头、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教管结合。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行带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实行助学金、奖学金制度和经济困难补助制度,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让相关制度和办法的贯彻执行,为中职生理想信念教育起到保证、督导和促进作用。
新时代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筑梦人,青年学生应担起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奉献自己的力量,创造自身价值。没有远大理想的激励和引领,再崇高的事业也可能会失去精神支撑和强大动力。在青年学生时期就要开始以崇高的理想信念为引领,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青年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之歌和精彩人生。在进入新时代后,对于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究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紧跟时代的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工作情况,进一步深入研究,力求上进,将中职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9)年度课题,“新时代中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0-413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