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教作文的乐趣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2期   作者:龙玉
[导读] 通过多年的经验,我觉得小学生作文,应尽最大可能地让学生亲力亲为,掌握第一手材料,然后把这些材料从大脑反射出来,这样,一般般的学生习作起来都不会吃亏。
        龙玉
        花垣县补抽乡大龙中心小学         湖南,吉首   416000
        提要:通过多年的经验,我觉得小学生作文,应尽最大可能地让学生亲力亲为,掌握第一手材料,然后把这些材料从大脑反射出来,这样,一般般的学生习作起来都不会吃亏。
关键词:习作  实践   成功
从教10年,我一直都是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绝大多数是中高年级语文教学,这么多的教学实践中悟出了一些小学生习作的心得,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大家分享。
首先是审题,我们都知道,作文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大难,由于小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面都比较有限,学生对于习作的审题、立意,选材和组材都存在很大问题。有的学生看到一个作文题目,搞不清楚这个题目要求到底是写人记事的还是写景状物的,难以下笔,比如说,又一次习作是以“我的家”为题的,有的学生写到了“我的家乡”,还有的把自己的外公,外婆,舅舅,舅妈都写进去了,写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团了。还有一次优生考试,作文题目是“其实——很简单”这个半命题作文,我个人认为这应该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比如可以写“做饭”,把做饭的经过写出来就可以了,也可以写“成功、幸福、生活、学习、交朋友等等”只要把自己在哪个方面取得的成绩,参加什么比赛获得的胜利,在学习方面,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取得了哪些成绩,具体写出来就大功告成了。所以说,审题是关键,真所谓:一步走错,全盘皆输。
        其次是立意,立意就是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你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心思想,你写这篇文章是要赞美一个人的什么优秀品质,揭露一种什么社会现实,表达一种什么情感,这些思路在你的脑海里酝酿好了之后,再去找应证材料。
再次是选材,我们知道作文源于生活,来自实践,只有来自生活实践中,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写出来才真实感人,有说服力。这是小学生习作的基本要求,这些最真实的生活都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哪些不着边际的文章就不要有什么奢望了。在这方面,我是很有体会的,有一次作文题目是:记一次野外活动,我知道这篇文章大部分学生会写,但我要求的是全班同学都要能写,,我担心少许学生在这个题目的取材上可能会有困难,他们不知道选择什么材料,也许草草几笔就完事了。于是我提前在星期日这天,组织全班同学去野炊,要求学生自主合作,几个人一组分好工,谁拿什么餐具,谁拿什么食料,谁担任组长,谁负责纪律和安全,样样到位。第二天同学们到校集中之后,排着队伍浩浩荡荡出发了,一路上,同学们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目的地,各组选好地形,然后组长进行具体分工,哪几个埋锅打灶,哪几个打水,哪几个找柴,哪几个洗菜,哪个煮饭,哪个炒菜,哪个烧火,任务分得清清楚楚,各就各位,各司其职。通过近个把小时的通力合作。饭熟了,各种美味佳肴上了“餐桌”,一切准备就绪,组长一声令下,大家有序进餐,吃的是津津有味,吃饱饭后各洗各的碗,洗好碗的同学,把所有的垃圾统统捡起来烧掉,看到这一切,真让人欣慰,一切打理停当,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

第三天习作课时,我们就着手写这篇作文,我要求同学们把野炊这天,自己所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记下来。首先,我叫两位基础好的学生上讲台口头把那天野炊的具体经过表达出来,给同学们提醒一下,指明一下路。然后指名回答问题,一、这次习作重点应该写哪个过程?同学甲说是煮饭,同学乙说是炒菜,同学丙说是吃饭,通过激烈的讨论,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做饭(煮饭和炒菜)这个过程是这次习作的重点,因为这才是我们这次活动的目的,我表示赞同,二、哪位同学来谈谈这次野外活动你都有些什么感受?哪怕是一点点也行,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学生说,明白了同学之间要团结协作,有的说明白了要热爱大自然,有的同学说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有的说明白了这次活动很有意义,今后老师要多开展类似的活动,有的明白了吃着自己亲手做出来的饭菜最有味道,还有的同学说明白了劳动创造了真正的幸福。对于同学们的表现,我给了他们一万个赞。之后,同学们开始写作,此时,全班学生都在埋头苦写,没有一个学生在座位上东张西望,没有一个在咬笔杆子,因为他们有内容可写,就是把现成的东西从大脑里倒出来,半个多小时下来,一篇篇工工整整,满满当当的作文就“飞”到了我的手上,看着同学们这些战果,我真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然后,我选了两篇作文,一篇是一位优秀学生的作文,另一篇是一位后进生的作文,当我在把这两篇作文作为范文读给全班同学听的时候,教室里是鸦雀无声,大家都听得认认真真,听得津津有味,当我读到精彩之处时,不时传来阵阵掌声,连这位后进生的作文也做到了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内容具体,并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同学们听起来也觉得非常舒服。还有一次,课本里要求写一次——比赛,这次习作以前也写过,但就是有少许学生抓不住重点,内容写不具体,针对这些情况,我通过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在玩溜溜球,于是,我灵机一动,来一次溜溜球大赛,我事先叫同学们准备好,训练好,下周体育课时进行比赛,到了那一天,同学们各个情绪高昂,磨拳擦掌,跃跃欲试,比赛开始,我们按规定先比“持久”抽签分组,每一组五个人,每一组的胜利者,进入下一轮比赛,最后的胜者就是冠军,这一项是平时纪律比较差的石俊杰获得了冠军,全班同学为他鼓掌,他高兴的差点流出了眼泪。第二项是“撞架”,两个人一组,两位选手的溜溜球相互撞击,谁的溜溜球先死,谁就输,胜者进入下一轮比赛,通过近二十几分钟的激烈角逐,石秋同学摘得了这个项目的桂冠,同学们热烈地为他鼓掌。最后一项是溜溜球“花样”比赛,一个一个上台表演,全班同学当评委,哪位同学花样玩得最多,玩得最精彩,他就是冠军,最后全班同学一致公认这个项目的冠军非石合金莫属,全班同学再次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这次比赛就这样在热烈而又愉快的气氛当中结束了,下节课,全班同学都高质量地完成了习作任务。最后就是组材,材料选好了,怎么安排组织,哪里是重点,哪里该详写,哪里该略写,都要精心组织安排当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基础好的学生,在习作时,应当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里上下功夫,以刻画人物的性格,更要在语言上下功夫,根据习作需要,适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把句子写的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使内容更具体,文章更感人,再加以合理的结构,清楚的条理,让文章更完美,更具有感染力。
        每次习作,我都会根据本次的习作要求,提前给同学们找时间,找空间,让每个学生亲力亲为,送材料“上门”,服务“到家”,因为我明白,只有学生亲力亲为,掌握第一手材料,就像在家做饭时从柜子里取米一样简单,没有太多太大的压力,习作起来,才会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不会吃亏。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成了习惯,今后不管遇到什么作文,都会迎刃而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