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黄河(湘教版)解析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2期   作者:李瑶
[导读]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自古至今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两条河流之一,因此,无论是从代表性河流的角度,还是从河流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角度,都是地理课程必学的内容。
        李瑶
        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二中学  青岛62中  
学习设计思路:
        1.设计依据:课程标准及解读要求
        ◆要求: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解读: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自古至今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两条河流之一,因此,无论是从代表性河流的角度,还是从河流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角度,都是地理课程必学的内容。此外,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与河流的水文特征密切相关,因此,河流的水文特征也是学习河流知识的核心内容。本条“标准”将河流的水文特征结合到对黄河的学习中,既明确了黄河的主要学习内容,又以黄河为例学习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从流量、流速、水位、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描述,而这些方面又在不同河段、不同季节存在差异;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降低学习要求,本条“标准”所用的行为动词为“说出”,学习内容指向为“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一,在大致了解黄河源流概况的基础上,明确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第二,从河流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角度,选择黄河在不同河段带来突出的开发或防治问题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
        2 .学习目标
◆运用地图和资料,能大致说出黄河的源流概况,明确上中下游的划分。
◆能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出黄河的水文特征以及不同河段突出现象。
◆能运用地图和资料, 分析说出黄河水文特征对黄河以及不同河段带来的影响。
◆通过对黄河开发及突出问题的分析学习,树立综合利用、综合治理、爱护黄河、保卫黄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从自身做起,人与河流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3.学习思路
        ◆指导思想:以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理念为指导思想,充分体现地理视角下的学习,通过区域性与综合性的结合、一分为二(功与过、用与治)的分析,树立人与河流和谐相处的思想,做有环境意识、有责任感的学生。
        
        
        
        ◆学习主线:在“用教材教”而不仅是“教教材”的大思想指导下,结合本节课教材内容特点,我设计的教材主线为:“认识黄河的地理特征(从源流到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在不同河段的突出表现——造成的有利与不利影响——综合开发、综合治理——保卫黄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