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胜武
黔西南州盲聋哑学校
【摘要】探究互联网+环境下的特殊教育信息化应用课堂模式的创建,对于聋校教师信息化应用技术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引进互联网+教育技术服务特教课堂,是现代化教育技术助力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是现代化教育技术推进特教行业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方式,是现代化教育技术惠及特殊儿童的重要渠道。在特教课堂中,聋校教师勤学苦研现代化教育技术,引进互联网+教育模式助力特教课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创编案例,设计活动,积极推进信息化特教课堂模式的创建,有效提升特教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力。
【关键字】互联网+ 特教课堂 信息化 应用
【正文】探究互联网+环境下的特殊教育信息化应用课堂模式的创建,对于聋校教师信息化应用技术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期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非常普遍,其技术之成熟、效果之明显、范围之宽广,可谓史无前例,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推进尤为明显。引进互联网+教育技术服务特教课堂,是现代化教育技术助力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是现代化教育技术推进特教行业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方式,是现代化教育技术惠及特殊儿童的重要渠道,其成效之显著令人惊叹。
在特教课堂中,聋校教师勤学苦研现代化教育技术,引进互联网+教育模式助力特教课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创编案例,设计活动,积极推进信息化特教课堂模式的创建,有效提升特教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力。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特教课堂中,师生互动受限,交互性活动受阻,学生思维发散性不足,学生理解力有限,在此条件下推进现代化教育技术,困难重重,道路坎坷,成效显微。我校课题组教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从实际出发,研究技术,揣摩教法,分析得失,积淀经验,将互联网+教育模式推广到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创建信息化特教课堂模式,化现代化教育技术为教学源动力,化信息化课堂为研修主阵地,研学并进,学以致用,效果斐然。
现将“推进互联网+教育模式特教课堂,提升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课题研究点滴心得分享诸位,小结如下:
(一)研究互联网+教育模式,推进信息化特教课堂
“互联网+教育”模式,是时代发展变化的新产物,是现代化教育技术服务教学的最新模式,在特教学校课堂教学中应用以来,收获满满,效果显著。研究互联网+教育模式,推进信息化特教课堂,是我们课题组教师奋力推进的研学模式,收效良好,值得推广。
引进智能设备,推进思维发展,助力信息化课堂教学。聚焦聋校信息化课堂,“互联网+”模式在教育中得以应用推广,翻转课堂、智慧教育、交互式体验教育、情境化感知教育涌现课堂教学,大放异彩,展露锋芒。智能设备的引进,很好的辅助了听障学生的学习,在助听器的辅助下听音越来越清晰,使得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信息化课堂的推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由抽象变为形象,思维活跃度有效提升。
这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教育模式以其直观化、交互式、体验式的特点赢得师生喜爱,在聋校课堂上大力推广,应用广泛,推进了教育信息化应用进程,提升了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
(二)践行互联网+教育理念,创编交动式特教案例
交互式体验,是互联网+教育模式给聋校教育带来的重大变革,创新了特教课堂的教学方式,使得师生互动交流的效率得以提高。交互式教学方式借助互联网加技术,倚靠特教智能设备,引领听障学生走近信息化课堂的氛围,体验现代化教育技术带来的的新变化。
创编交互式特教案例,践行互联网+教育理念,培养教师信息化素养。创编交互式特教案例,是开展互联网+教育特教课堂的先决条件,是运用现代化智能设备助力特教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作为特教教师,必须具备卓越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必须拥有较高的信息化素养,方能在特教课堂活动中指导学生开展交互式学习。信息化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从创编案例到策划活动,从引进设备到运用设备,从人机教学到交互体验,处处彰显着特教教师高超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
(三)推进互联网+教育课堂,开展情境式特教活动
情景式教育,是互联网+教育课堂的重要方式,其核心理念是教育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借助形象化、直观化的音视频教育资源,有效解决听障学生情境感知的缺憾,把学生带进事先设置好的教育情境之中,将互联网+教育课堂模式在情境式特教课堂中大力运用,发挥信息化教育技术的重要作用,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目标,研究成效显著。
引进互联网+教育模式,开展情境式特教课堂,推进信息化素养的持续提升,增强特教教师信息化技术运用本领,提高特教教育质量。聚焦聋校情境式特教活动,看特教教师熟练运用智慧化现代教育设备指导听障学生观看教育情境音视频资源,在情境中感知事物形象,在情境中感知真善美与假丑恶,在情境中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与文本对话,指导学生善于运用书面语言表达心声,借助人机交互的便利性高效交流学习收获。
(四)推行互联网+教育模式,开展信息化研修活动
校本研修,既是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的重要活动形式之一,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作用巨大,对提高信息化技术运用能力成效显著。开展信息化研修活动,将互联网+教育模式推行到特教教育,是课题组研究的重要内容。
推进聋校教师信息化技术提升,是课题研究的终极目标,也是开展信息化研修活动的重要内容。走近我校聋校校本研修活动,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氛围浓烈,教师研究热情高涨,课题组教师携手互联网+技术,服务特教教育,开展信息化教育应用系列实践活动,推进特教教师信息化应用技术的提升,推动师生信息化素养的提升。聋校教师开展校本研修,旨在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无论是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还是学生人机交互方式的训练,以及情境式信息化课堂的应用,无不是在持续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都在为有效沟通与高效交际做准备,都是在为未来人生开启信息化生活做筹备,可谓高瞻远瞩。
特教之路迢迢,研修之旅满满,聚焦特教课堂,研修教育技术,推进互联网+教育模式,提升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特教服务质量,助力特殊儿童学习知识、获得本领、立志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