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琳
春山华居幼儿园 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我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感悟,表明生活化教学策略对教育的重要性,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教师如何加强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探索性和综合性,将美术活动与生活活动完美结合,为幼儿创设自由、愉快的美术体验活动,整体提升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和审美能力,推动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生活化
我园着力开展生活化美术课程特色的浸润式活动,以低结构、多材料、多玩法、多领域经验整合为基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创意美术为特色,打造“生活化”的园所气氛,把美育活动进行了有系统的学习,结合幼儿经验的开展,下面是我园的几点做法:
一、依托主题背景,挖掘生活化美术活动内容
学期初,结合日常教学中主题下美术课程资源,教师共商研讨、搜集、筛选有价值的美术活动,通过不同级部教师之间的研讨,确定活动主题内容,紧密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合理地将幼儿的生活经验预设为活动主题开展美术教学,并用多种美术元素来表达、表现生活与情感。例如,新学期开始针对大班幼儿开展的主题活动“不一样的我”,教师便预设“名字大变身”这一美术活动。活动开展前,要求家长和孩子讲一讲名字的来历,因为姓名是人的代号,寄托了诸多美好的愿望和期待,尤其是爸爸妈妈给孩子取名时,四处寻索,煞费苦心,同时也融入了幼儿情感教育。接着教师开展美术活动,通过反向名字来历,观察名字样子等,结合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快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运用斑斓的色彩和形状的变化,以及花鸟、树木、云朵装饰构造出各种各样丰富的风格多样的画面。在完成这些“作品”后,每位幼儿脸上都洋溢着满意的笑容。一次次的研讨,一次次的提升教学质量,增进了教师之间的沟通,大家分享各自的体会与经验,教师在思考、观摩、实践中成长。
二、利用环境熏陶,浸润生活化美术教育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创设是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我们利用家园支持,提供了大量的废旧材料,这些材料和工具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轻松、愉快的主动参与到有趣的创作过程中,激发了幼儿学习的愿望和动手的欲望,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关注主题环境的创设和活动空间的利用,积极利用乡土资源、架子上资源、生活资源,创设适合本班幼儿生活的区域环境,将班级环境与教学环境与主题环境有机融合,所以开展每一个主题活动室,我们都适当挖掘一些与孩子生活密切相关的资源,例如,在围绕“冬天乐”小班这一主题开展美术活动时,幼儿通过不同的美术手段来进行制作,幼儿用自己的双手使用平时不起眼的材料去创造“雪”去感受“雪”和“雪花”的样子,学着用适量的浆糊把泡沫粘到画纸上,幼儿操作用泡沫来装饰的下雪的天空,感受粘贴的快乐,体验视听享受别样的心情,大大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从小就充满对大自然的探索欲。从而更加爱护环境,成就感得到鼓励,更激发幼儿充分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幼儿的交往能力能够地表现。从而让幼儿感受到了“冬天”不同的“风景”。
通过营造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虽然显得有些稚拙,但这一过程充分的展现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三、提供多元支持,丰富生活化美术活动表达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让所有幼儿成为艺术家,而是让幼儿懂得欣赏美、理解美、能够使用艺术这种“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因此教师要为幼儿接触社会中各种美好的事物与现象创造机会,寻找素材丰富幼儿对美得认知和体验。我们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幼儿回归自然、回归真实的生活,主动探索,才能真正解放幼儿的大脑、解放幼儿的双手。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和幼儿接触的美术材料和感受到的色彩有很大关系,同时幼儿美术能力发展深受文化与教育形式的影响。例如:秋游时组织幼儿感受秋天,带幼儿去公园,组织小朋友将捡来的落叶创作成画,树叶的正面、反面有其天然形成的纹理,用树叶拓印,不但能让幼儿感受树叶的“千叶千面”宇宙物种的奇特,丰富幼儿对树叶的认识,还能利用各式各样的树叶创作出不同的作品,从而激发幼儿创作的热情以及提高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小朋友在树叶背面涂上漂亮的颜色,再将颜色印在作用纸上,利用树叶的叶脉进行想象、创作、组合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小白兔赛跑、好吃的糖葫芦、小乌龟游泳,小朋友踢球等;还有小朋友利用树叶不同形状进行拼画等,丰富的材料提高了幼儿的探索和绘画能力的提高。
四、巧用家园资源,创造生活化美术教育的美
幼儿成长离不开家长支持,每学期我们都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的教育目 标和指导思想,引导家长了解美术教育的新目标和新思想,引领家长学会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画,学习用正确的评价方式来评析幼儿的作品,扭转家长中存在的一些错误思想和小学化倾向,通过开展家园活动,推进美术教育的进一步深入。例如“秋季丰收年”,各种农作物都是家长们所提供的,孩子们收获了感知创造的灵感,也丰富了孩子绘画经验的能力。起初家长对幼儿从家长取出的瓶瓶罐罐感到不解,现在主动参与变成有趣的“工艺品”,由衷地佩服起孩子来。可以这样说,孩子的激情,是激发父母热情的催化剂,家长的参与热情都被调动起来了,家长们的参与协助,让我们的特色活动形成家园教育的一致化、一体化。增进了幼儿、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情感,更多的是体验亲子之间的乐趣。每班设置的美工区游戏,为幼儿提供的美术创作活动材料、工具、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粘贴、造型发展自己的感受力,加强对各种材料单认识,布置“展示区”定期展示幼儿的作品,在美术区域活动中通过合作精神与交往能力,不仅调动幼儿的美术积极性、主动性,还能还赋予了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教师随时收集整理幼儿作品,定期进行全园及班级展示活动,让家长体验到美术活动带给幼儿的发展,更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自信心。我们根据不同活动主题,以“家园联系表”的形式,告诉家长活动的目标、内容,并将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写在“家长工作”栏上,让家长知道如何配合幼儿园的班级工作,家庭社区中物质资源、自然资源和任务资源不断挖掘利用,增进了友谊。架起了“家园之桥”。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美育游戏化课程实践中,我们重视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关照每一位幼儿的个体需要,尊重他们的成长轨迹和表达方式,以包容、开放的态度欣赏每位幼儿的独特性,尊重每位幼儿在个性、气质、需求、潜能等方面的差异,支持他们在集体中获得成长。生活化的美术教育我们还有很多不足需要挑战创新,但我们有信心在开展美术教育的实践中再续精彩…….
参考文献:
[1]赵少华(河北省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马坊乡东营中心幼儿园). 幼儿园游戏化美育课程的探索与建设分析[J]. 新智慧, 2020, (13):44.
[2]汤水秀(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实验幼儿园). 幼儿园游戏化美育课程的探索与建设[J]. 考试周刊, 2019, (46):194.
[3]孙兰凤(江苏省盐城市潘黄中心幼儿园). 融入审美体验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探索实践[J]. 好家长, 2019, (6):48-49.
[4]赵少华. 幼儿园游戏化美育课程的探索与建设分析[J]. 新智慧(上旬刊), 2020, (5)
[5]赵红, 杨艳.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艺术活动[J]. 考试与评价, 202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