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维敏 骆云凤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五小学校 408400
摘要:孝道属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我国德育教育的坚实基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受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孝道缺失成了小学生所表现出的群体现象,因而加强孝文化教育,引导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德育理念,对于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首先对孝的含义及其价值进行阐述,然后以家校合作为着手,探讨加强小学生孝文化教育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家校合作;孝道;小学生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孝道一直以来都备受推崇,尤其是在儒家文化中,认为孝乃齐家治国的根本,孝道是我国文明对于人类文明所作出的巨大贡献[1]。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现在的很多孩子中已然缺失孝道,不知道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失去了作为一个有德之人应有的最基本的操守和底线。因而,加强孩子们的孝道教育,培养和提升其孝道意识,对于弘扬中华传统道德,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1 孝的含义及其价值
单从“孝”字面来看,这个字一边是指向老人的,一边又指向孩子,即同时指向年老与年少两个阶段,也就是从最初由老的来照顾小的,而当小的长大成人后,就开始照顾老的了,表明孝是相互的,羊羔跪乳、乌鸦反哺表达的正是孝的含义,动物尚且如此,何况为人呢?古语有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对于父母的尊敬和孝心应当是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孝义应时刻铭记于心[2]。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以来都在说百善孝为先,当下所倡行的“五孝”教育正与此相契合,所谓“五孝”是指“孝言、孝行、孝心、孝习、孝品”[3]。学校注重学生的一言一行,从学生在家里的说话方式开始,着力培养孩子的家庭礼仪。在一言一行的养成过程中,培养孩子有一颗孝顺孝敬家人的“孝心”,让孩子具有爱善的品质,树立为父母分忧的人生态度,从而增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学校在言、行、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提升孩子的家庭角色意识、责任意识及孝爱意识,养成孝敬仁爱的好习惯,从言行到内心,形成尽孝仁爱的良好品格。
2 家校合作共奏孝的乐章
2.1 转变观念,倡导家校合作
倡导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与合作,对于孝文化传承,培养学生孝道意识至关重要。首先,学校中教师应当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孝道教育,启发孩子们孝心,引导他们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只有加强家校合作,小学生才能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感受父母的爱与付出。而家长也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用爱和理解去交流。学校也可以定期组织孩子与父母进行沟通,打造这样一个家校合作的平台,共同引导孩子们形成正确的孝道意识及道德观念。
2.2 学校和家庭同时加强孝文化教育
孝乃家庭美德,也是社会公德,对于学校来说应当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孝道意识和理念。教师应引导孩子有孝心,有孝行,但不应是愚孝,如果发现我们父母或者其他的一些行为与积极的一面不相符合时,应选择适宜的方式予以劝诫,与他们及时沟通,做好子女们应做的事情以及应尽的责任。
家长要及时和学校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都要慎重,不该做的不做,不该说的不说,要时刻保持界限。同时,家长对孩子们的爱应理智的去释放,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与自己父母的关系要远比教师更为亲近,家长应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因而在家庭中家长们应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导向,引导他们养成正确的孝道意识,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爱他人。
作为家长应当从小来引导孩子们懂得感恩,避免出现爱而不当、教而无方等问题。家长是孩子们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导师,在孝道教育方面,应当从小给予孩子们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懂得感恩,对长辈时刻要有孝敬之心。同时学校要积极争取与家长的沟通和配合,多渠道多方式的组织孝心教育实践活动,启发孩子们的孝心。
2.3 完善制度,加强孝道教育
小学各个学科相关教材都会涉及孝道教育,因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完善教育制度,通过晨会、班会以及德育实践活动,同时结合各个学科教学,加强对孩子们其孝心的渗透教育[4]。同时,学校还要定期组织有针对性的孝心教育的观摩课,实施教学研究,以提升教学质量。还应组织相关学科教师来编制孝心教育的校内资料,以为各科教师进行指导,增强教育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学校在加强对小学生实施孝心引导和教育的同时,还应积极开展关于孝道的活动,结合一些特殊的节日,将孝心教育由家校向社会进行延伸,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参加服务活动等。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孝道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孝道理念至关重要,例如可以将“孝敬父母”作为周评以及期末评定的一项指标,并在每学期末开展孝心教育座谈会。
结语:
孝道属于中华传统美德,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发展及指导意义,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也逐渐面临严峻的挑战,因而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应当加强沟通与合作,对小学生给予合理的孝道引导和教育,让孩子们在孝道教育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从而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缪约华.奏响孝的乐章——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读写算(教研版),2016,005(002):178-179.
[2]林红侠.加强中小学生孝道教育——多元文化中的价值抉择[J].当代教育论坛,2011,000(010):P.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