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2期   作者:谭衍慧
[导读] 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图书馆的发展和5G通信技术之间的关系,并且提出了5G在图书馆内应用的具体策略。
        谭衍慧
        黑河学院图书馆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图书馆的发展和5G通信技术之间的关系,并且提出了5G在图书馆内应用的具体策略。图书馆借助于5G技术,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加完善的阅读服务,对于图书馆的运作和发展都有着强有力的支持,本文结合了5G通信技术以及在图书馆的相应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希望给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移动图书馆;5G通信技术;服务模式
        一、5G的相关特点
        对比于4G通信技术,5G最基础的提升就是对于网络速度的提升,4G技术中平均带宽约为100MB/秒,而到了5G发展的阶段有了几倍的提升,在5G技术中,网络速度可以达到10G_20G/s。由于网速的大幅度提升,很多多媒体设备,利于VR设备,蓝光超高清视频上传下载都将大幅度摆脱网络速度的限制,给人们以更好的视听体验。同时5G对于办公的速度也有了大幅度提升,在线会议不丢包,云桌面,云存储都将有一个新型的局面。而同时5G能够以较低的建设成本,完成技术的平滑过渡,同时由于其较低的能耗能够大幅度提升电子设备等其他设备的运行时间,具有低功耗环保的属性。
        二、5G时代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
        2.1缺乏个性化服务意识
        就目前图书馆服务水平来看,多数图书馆还没有为用户提供成熟的个性化服务,馆员在进行服务时服务意识也较为淡薄,缺乏服务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多数馆员在工作期间仍然重视对书籍的管理,而缺乏服务意识,不能够主动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同时对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也难以满足。在5G时代背景下,图书馆馆员仍然坚持着传统服务观念,无法跟上5G时代图书馆发展的脚步。
        2.2服务效果欠佳
        一方面,馆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意识也较为落后,多数馆员尚未形成为用户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的观念;另一方面,无论是服务内容的丰富完善还是服务模式、服务方式的创新,当前多数图书馆做得还不尽如人意,导致图书馆服务效果一般。
        三、5G技术对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影响
        3.1 5G技术对图书馆的影响
        5G技术不是在原来4G技术基础上的演进,而是移动通信技术一次完全的革新与换代。在5G技术支持下,图书馆的信息组织、传播都将发生巨大变革。5G的应用还将丰富用户终端设备,推动物权与使用权分离,推动图书馆的信息组织形式与内容形态发生变革,从而最终使得整个图书馆用户的使用终端行为发生变化。在5G技术支持下,用户的服务接口也将发生改变,与4G时代的APP媒体形态不同的是,5G时代将为图书馆带来新的集成平台、云平台等服务接口,进而变革图书馆主要的信息集成、信息组织以及计算服务形式,改变整个图书馆的服务系统、数目管理平台。在信息传播方面,5G的应用也会使得图书馆信息传播的核心资源由内容、渠道转变为数据,通过多个服务应用场景的转变促使数据价值不断转化,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资源。
        3.2 5G技术对用户的影响
        从用户文化信息需求角度来看,5G技术对用户将产生极大的影响。纵观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革,每一项新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应用都是对前一项信息技术缺陷的不断弥补。4G通信技术的出现解决了用户对终端设备储存容量以及计算速度的担忧,而5G技术在4G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了更大的连接数密度和流量密度,从而降低了用户获得服务的媒介功能需求,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同时,5G技术还能够促使物权与使用权的进一步分离,带动移动设备网络共享免费化,从而引起公共服务模式与商业模式变革。
        3.3对馆员的影响
        5G技术与图书馆的融合对图书馆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5G时代图书馆馆员需要为用户提供更加深层次、多样化、个性化服务。因此,这也在客观层面上促使图书馆员相关知识的更新发展。馆员需要学习了解5G技术,结合其创新图书馆管理和借阅方法,优化用户服务。


        四、5G时代图书馆变革发展策略
        4.1图书馆之间加强合作
        图书馆之间的互联是物与物的互联,而物与物的互联正是5G时代万物互联的特征之一。进入5G时代,图书馆之间的互联将突破传统的局限,尤其是区域图书馆联盟成员馆之间的互联将得到极大的加强,如各成员馆所有数据实时获取,信息资源互通有无,馆际电子资源即时请求、即时传递等。随着图书馆智能化、智慧化的发展,图书馆将成为物物相连、物物相息的物联网中心,通过应用智能感知识别、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体验。移动智能终端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资源与服务的匹配,提醒用户选择适宜的图书馆服务。用户也可以即时获取各图书馆的实时信息并进行对比,从而选择最适宜的图书馆。
        4.2建设图书馆云体系
        对比于传统的4G依赖于网络的阅读传输,5G则是建立在云存储的基础上。因此在5G技术的核心中要以云计算为技术核心,同时发张多用使用场景。在此背景下,图书馆需要通过数据处理来对于馆内资料进行管理备份,分类存储等,讲各种服务数据和文献资料从数据中心模式转化到云计算模式,从整个系统架构而言可以更加方便用户的使用,同时对于网络而言能够更佳优化网络环境,构建良好的资源存储系统。
        4.3开展远程教育服务
        以往由于网络限制,用户利用终端设备浏览图书馆资料时往往体验不佳,这是受制于网络和地点空间的结果。而5G技术可以把图书馆的远程教育从传统的限制中解救出来,提供更加海量多元的教育方式,帮助读者进行信息获取,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景和空间体验。
        4.4便捷多样的电子阅读
        由于5G和多媒体设备的高度适配,对于传统的电子阅读模式也有了良好的提升,VR场景模拟,电子移动阅读方式,都在未来给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提供良好的指导。
        4.5开展云计算智慧服务
        互联网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业传统的管理和运营模式随之悄然改变,形成了全新的工作方式。云计算是一种与互联网相关的使用、增加和交付模式,涉及全网络各类动态虚拟资源。云计算有很多特点:安全性强,封闭可靠,计算能力强。如今,云计算技术已应用到了生活工作之中,图书馆行业正是该技术的应用主体之一。云计算将图书馆本地的管理系统和数字资源上传到云平台,为本地服务器减轻了存储压力,更提高了整体运算速度。云计算特性又为图书馆系统提供了信息数据安全,降低了维护成本。另外,云平台的共享性大大加快了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依托云计算,图书馆能够把不同地域与时间段的资源高度整合,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资源,云平台适用的各类设备又满足了用户的各类需求,更便捷,人性化。目前,受限于通信网络技术影响,社会各个行业基本上还处于4G时代,而5G时代云计算在图书馆的智慧应用将对以往资源共享、数据存储、知识发现等领域进行突破创新,服务范围不再局限在图书馆馆内,数据通信更多以超速度网络为主。随着5G技术的应用普及,现代通信技术的高延迟、速率慢的缺点将得到有效弥补,图书馆应发挥出云计算真正的优势,推动行业的发展改革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5G对于图书馆的当前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帮助图书馆从传统的运营模式和阅读模式中脱颖而出,在未来图书馆利用5G技术可以脱离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成为集视听体验为一体的多媒体平台。因此在5G技术浪潮中,我们要积极应对,学习相应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同时做好相关策划,为新时代的图书馆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尚建宇.利用5G通信技术构建未来手机图书馆[J].深图通讯,2008(3):14-16.
        [2]丁宁.5G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及对策[J].南京图书馆,2009.
        [3]茆意宏.基于手机移动通信网络的图书馆服务研究述评[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2):22-24.
        [6]陈素梅,朱玲玲.利用手机拓展图书馆服务领域[J].重庆图情研究,2008(2):59-61.
        [7]龙朝阳,王灵.基于5G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初探[J].图书馆论坛,2008(3):8-11
作者简介:谭衍慧,女,(1979年12月——),本科,籍贯:浙江嘉兴,黑河学院图书馆,研究方向:文献资源建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