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2期   作者: 王冬梅
[导读] 小学数学是所有理工学科的基础,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还是一种逻辑思维的训练。
        王冬梅
        淮北市相山区濉河花园小学  安徽 淮北  235000

        文章摘要:小学数学是所有理工学科的基础,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还是一种逻辑思维的训练。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为今后的深奥学术学习奠定了基础。我们要重视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小学阶段时,正是孩子们接受新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从他们对世界有初步概念的开始,理解、感知能力的形成以及思维想象力进行发展等各方面都需要时间去塑造,去慢慢探索与体验,是学员的重要学习时期。所以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切实提高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东西的有效性,本文根据小学数学课堂的特性,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如何展开有效教学进行设计和思考,希望探究出可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发展为本、有效性研究
        
        一、设计课堂,创新内容
        纵观数学课堂的流程系统,设计课堂属于教学活动中的准备阶段。现阶段教师在备课中应该有设计课堂的思维,即突破传统模式,利用不同的活动充实课堂,丰富教学内容。
        对于小学学员来说,现阶段的课程应当以认知为主,将实践与基础理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和好奇心、探索欲望。一个愉快并且充实的课堂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获得良好的课堂体验。当学生愿意主动学习,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正因如此,教师在设计过程中才应该注意创新,探索不同的活动,能够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共同参与,有教无类,加强以学生为主的思考环节,才能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在传统数学课堂准备中,教师进行的备课主要是授课知识点的准备,以课本知识为主,学生吸收知识和学习解题思路都是被动性的,脱离了综合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初衷,但如果教师的设计不能密切贴合教学目标,便脱离了教学的大方向,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状态,导致教学失败。所以在设计课程和创新内容的过程中,对教师的考验更多且更加细致。通过实际观察和分析,教师在准备中需要面面俱到,将每个环节做到收张有驰,比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专项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不同的例子来让学生产生先导认知,然后再进入正式授课,也可以在课前安排小组制作模型,课中以作品展示来引入课题。

        二、注重氛围的塑造,师生互动
        在校园内,教学氛围的活跃成员主要在于学生,教师在其中充当重要的引导者位置,轻视任何一方都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是新课标下达后教师们关注的新重点,良好的课堂氛围体现在教师尊重学生个体在课堂中的重要地位上,也就是打破传统的教师为主,在讲台上单纯授课讲解知识的模式,转变为学生与教师平等交流,积极互动,教师不再强调“威严”,学生不再“被动”学习。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讨论,甚至是辩论,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得出结论,举一反三,比单纯的教师站在高位更能高效转化知识。
        比方说在《加减法》与《乘除法》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抛出几个有混淆性的问题,得出几个不同的结论,供学生辩论,通过辩证的方式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有根据地驳倒对方,锻炼了辩证思维,也加深了印象。教师在这种氛围下,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有引导思考,还有把控学生争论的程度,教学氛围必须是在和谐的条件下进行的。加强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原则的标准。
        
        三、多媒体教学优化课堂结构
        多媒体设备是科技时代的产物,在科技时代中电子设备渗透到各行各业,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的信息展示功能,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来说方便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将文字和数字立体化。小学阶段的学生仍旧拥有爱玩好动的天性,对于图片和视频有更多的好奇心和兴趣,利用这些特性融合到课堂中,方便了教师的教学。甚至有不少校区案例能够证明,利用多媒体设备授课的学生,知识渗透的程度比不用多媒体设备的学生要深许多。
        比方说在《圆与角》的学习中,因为是几何构图,和空间思维的锻炼,教师可以展示不同几何图形,平面的或是立体的,辅助教学。也可以通过动画的方式,展示圆的运用,和角的不同类型。只是单纯的想象很难理解几何图形,多媒体的便利就在于可以从不同角度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形态。在经过视频介绍之后,教师可以出题目考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将知识进行正转化,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丰富教学内容。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授课中,教师要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就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通过设计课堂,丰富数学课活动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学生与学生互动,学生与教师互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与学生兴趣,通过多媒体设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将数学概念立体化,使得教师授课更加高效。新时代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首先就要尊重学生,将创新课堂的理念用在实际课程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郑毓信.试析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由若干小学数学课例说开去[J].课程.教材.教法,2003(4):29-33.
        [2]张华.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4,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