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学生毕业就业工作是每个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班主任老师是学生校园生活的指引者,对于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就业指导日常化是成为了一种趋势,班主任肩上的责任就更加重大,班主任应该思考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如何开展的更好。
关键词:班主任;就业指导;日常化
伴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产业的完善和升级。现在,国家高校的扩招效应也渐渐显现出来,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各院校的“疑难杂症”之一,各高校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都投入了许多,希望实现高效毕业生的有效就业。作为一名技工院校的教师,班主任就是学生就业指导的直接负责人,在开展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方面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我想通过我四年的班主任工作,来谈一谈对于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一些看法。首先,我认为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应该贯穿学生整个校园学习生活,从一进入校园就应该开始,可能有些班主任认为,就业指导只需要在毕业前做就可以,但是这样的就业指导忽略了学生确立目标并且付出行动累积的过程,这样的指导就变成了无用的建议。从学生一进入校园内就开展有计划性的就业指导,可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确定目标并付诸行动,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可以不断的修正目标直至毕业时能做好准备工作进入社会。其次,就业指导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讲解形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传统的就业指导仅限于班会课、讲座等形式,是理论层面上的就业指导。对于技工院校的学生来说,技能是学生工作的“敲门砖”,技能体现在“做”的如何上?举个例子:只有当学生去买菜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数学好不好。所以,对于班主任来说,要寻找并创造能够引起学生对就业有思考的活动。针对以上的看法,我认为班主任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推进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一、建立系统的就业指导机制
班主任应该引导学生开展系统化的就业指导。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不能临到毕业才做。为了避免“临门一脚”的情况发生,班主任应树立系统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意识,在学生入学时就应抓起。针对入学的不同时段,建立入学初、中、毕业的阶段指导体系,结合每位学生的特点,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
初期,注重指导学生适应和规划校园生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概念,培养职业意识;中期,注重指导学生了解专业对应的职场状况,设计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挖掘自身潜力;毕业阶段,注重择业技巧指导,调整就业心理,引导学生适应社会,结合时代需求就就业指导。
二、架设毕业生与企业之间的桥梁
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过程中,发挥着毕业生与学校、毕业生与企业之间桥梁的作用,是创建两者联系的纽带。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形式较为传统,学生没有接触专业对应岗位的机会。对于这种情况,班主任应该积极寻找并创造机会,为毕业生和企业建立联系。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为了提高班级学生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地铁等)的企业的印象,了解最近的企业的市场情况。首先,通过学院的努力,邀请在轨道公司就职的毕业生回校多次开展讲座,就行技能节项目指导。学生通过与毕业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能够初步建立自己的职业意向,评估自身的优势与缺点。其次,我们班的学生还参加了所在市轨道公司举办的技能竞赛,学生在和真实的工作人员一起比赛的过程中,不仅交流了技能问题,更是让学生对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的更深的印象,对于学生的就业起到了实质性的帮助。
三、注重沟通、热情指导
针对班级不同性格、不同情况的学生,班主任工作要注重沟通、热情指导。日常的就业指导多采用召集会议、个人谈话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就业情况,充分交流,掌握学生的应聘情况,以就业日常指导促进应聘和就业。切实加强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在平时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其渗透到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招聘会、就业知识讲座宣传展览等。对于毕业生,要及时统计和更新其就业情况,跟进毕业生的就业动向,对于离校学生的情况要不断更新,进行统计和反思,为学生的就业指导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把就业指导日常化,对于学生进行实时的就业指导,班主任在平时就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让就业指导工作在平时生活中渗透更加有效。面对学生的求助,班主任要用耐心、爱心和责任心帮助他们,因为班主任学生进入社会、职场前接触最多的长辈,面对迷茫的未来,班主任的建议和指导就如灯塔,会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
总之,学生就业涉及到社会、学校和班主任、家长、学生等多个缓解,作为班主任老师,应该主动承担起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责任。加强素质教育,创新意识,不断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竞争能力,班主任是学生择业、就业指导工作的关键一环,班主任应该切实行动起来,用自己用心、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的职业态度,帮助学生挖掘潜力,帮助学生调整就业心态,最终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