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娇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窑淮镇窑淮学校442106
【摘要】当代教育正在不断的改革创新,初中地理教学方式应该打破常规、摒弃传统以教师为教学中心的模式,要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初中地理教学内容也应变得丰富多彩,教师要充分传授给学生初中地理的学科重要性,引起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和重视,并且针对初中课堂教师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创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针对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效课堂 初中地理 教学模式 策略思考
【正文】初中地理既可以是理科,也可以是文科,因为它包括多方面的知识,是一门基础、内容广泛的学科。初中地理教学也包括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来说,课堂是学习知识的基本地方,因此,教师充分利用课堂的有效时间,构建高效课堂,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初中课堂而言,教师应该积极实现课堂的高效性,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充分提高学生对于地理的学习效率。
一、做好课前导入设计,帮助学生进入情境
为了更好地将学生引入地理课堂,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要设计课堂导入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并为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和更好的吸收地理知识打下铺垫。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设计的时候,要认真阅读教材,参考相关的资料,融合课上所要讲授的内容,联系实际与拓展知识,为学生设计一个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也可以以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来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知识吸收中,从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设计导入环节时,教师要深刻挖掘教材,将教材和参考资料以及拓展知识融为一体,更好地为学生提供知识传授,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导入活动中,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也能使知识产生一定的亲和力,增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还要结合课程的知识内容,精心设计课堂引导环节,以此顾及到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共同进步。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在课堂讲课之前为学生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小组合作,对世界上每个国家的人口与人种进行调查,并且探究世界上的语言和宗教信仰,每个小组要介绍三种语言与三种宗教。通过布置预习任务,既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到学习内容,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是不错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挑选小组介绍本组的预习内容,接着,就可以很好地展开课堂,引入本章节的地理知识。
二、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强学生主体性
教育的中心一直是学生,若要创造高效课堂,必须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确保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只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其任务是将高效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学习到基础知识和掌握一定的学科能力。对于初中地理教学课堂而言,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枯燥的传授给学生抽象、乏味的地理知识,而是应该举行一些积极活泼的活动,以此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加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调动课堂学习氛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兴奋度,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确保学生掌握一定水平的地理知识和学习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质,提高学生综合水平。这才是初中地理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中国的自然环境”中气候一节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有趣的小活动来调动课堂氛围。地理知识向来枯燥,教学方式也是传统的教师口授型教育,学生难免会对课堂提不起兴趣,从而降低教学效率。为了创造高效课堂,在学习中国的气候时,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在黑板上描绘出地图,一名学生画中国的大概轮廓,再安排几名学生画中国的各个省份,通过对中国地图的绘画,学生可以提高一些主动性。教师利用这幅图画来讲述中国每个地区的气候,讲述完毕后,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标出气候,这既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三、创设课堂提问环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育改革在不断的推进过程中,越发倡导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在地理教学课堂中,教师也应该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和独特的理解方式,教师应该尊重、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结合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在课堂中创设课堂提问环节,鼓励学生用自己储备的知识进行回答,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引发互动,增加师生交流机会,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积极地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研究与解决等等能力,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还可以推动学生自主进行思考,锻炼一定的思维能力,也可以学着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渗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品质。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陆地和海洋”中海陆的变迁时,要增设课堂提问环节,教师在这节开奖之前可以发出提问,“同学们在老师讲授这节内容之前,要提问一下上节的知识点,世界上总共有几大洋、几大洲呢?”学生纷纷对上节知识进行回忆,并积极举手回答,教师在此过程中也应该鼓励那些不敢举手的学生勇敢举起自己的手。“好,那分别是哪些大洋?哪些大洲呢?”教师提问学生进行回答,既可以对上节知识进行回忆,也可以有效开展本节课堂的教学。“同学们,你们认为海陆是如何变迁的呢?海洋和陆地是如何分开的呢?”,对于类似问题可以很好地引发学生自主思考,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学生积极对此问题进行思考,并有足够的求知欲,这时就可以引出本节学习内容,有效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在本节课教授完毕之后,要引导学生自主找出问题的答案,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综合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初中地理课堂利用率,教师需要在课前对课堂导入进行良好的设计,深刻挖掘教材融合拓展知识,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地理学习情境中,也要充分利用课堂有效时间,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积极设计课堂提问环节,通过互动推动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对所提问问题自主组织答案,培养自主思考能力,全面建设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提升学生地理知识掌握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1]车志军.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考[J].新智慧,2019(22):94.
[2]刘昌敏.关于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以地球和地球仪的教学实践为例[J].考试周刊,2016(9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