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的小组学习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2期   作者:杨慧春
[导读] 无论是国家的成立,还是发展建设,都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同心同德,所以通过小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成为了我们教师责无旁贷的事业了。
        杨慧春
        肇东市第七中学
        我们都知道蚂蚁逃离火海的故事,也知道“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下,普通初中的班额最少也得有四五十人,甚至不乏大班额,教师在课堂上面对两极分化必定力不从心,为了使教育面向全体,为了使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来,小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实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无论是国家的成立,还是发展建设,都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同心同德,所以通过小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成为了我们教师责无旁贷的事业了。
        何为“小组学习”呢?小组学习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模式的新型的学习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参与能力、合作精神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转变了师生关系,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威严,教师的威严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使然,学生对于教师的讲授,只能是千篇一律的接受,不得违背。学生要么跟在教师的后面为师是从,要么在教师的身后说一句动一下,甚至你讲你的,我玩我的,这种教学的后果使师生之间关系冷漠,课堂上的教学气氛僵化,更谈不上活跃了,学生心理压力大,学习兴趣不浓,更谈不上发展他们的个性了。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采用小组学习的新型方式,从而改变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和谐了,融洽了,形成了平等、民主、和谐和课堂教学气氛。老师由原来一对一来回答问题变成了一对一个团队,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而且在团队中有优、中、差三种类型的学生,以优带差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很多幼稚的问题学生不敢在课堂上发问,而在小组中给学生的大胆发问提供了机会。真正能够达到教学目的,落实重点难点,而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这为发展学生的个性提供了好的外部环境。


二、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就是教师单一的传授讲解,“填鸭式”的教学,压抑了学生的想法,久而久之学生变得懒于思考,而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要关注所有的学生,面向每一个学生,来发展学生的个性。而大班额的问题使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小组学习通过把不同的学生组合成一个小组,在小组互动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使每个学生都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小组活动中,让他们明白自己是一个整体,一个人优秀是不行的,全组同学是一个整体,从而发掘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发展了他们的个性。
三、在合作与交流中,个性得到张扬,合作能力得到培养
        在小组学习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探索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是不全面的,但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团结协作,互通有无,共同探索;在小组中,由大家民主推选一个优秀的学生作为小组的组长,由他负责小组各组员共同合作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全员参加,并及时向老师反映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从而使每个组员都真正参与到课堂当中来,从而不会使小组变成一盘散沙,小组交流流于形式。
        四要把竞争意识引进小组学习中来,切莫使小组学习流于形式,既活跃课堂气氛,又提高效率,使所有学生把竞争意识引进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间的竞争,让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共解难题,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学习任务,肯定了学生取得的成绩,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所学知识的学有所用,同时教师给予褒奖进行鼓励强化,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组学习还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注重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意志等方面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解决了旧教学模式中的弊端。因此,小组学习方式是由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过程中的一次颠覆性的改革。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种不同以往的新型的学习方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学习,使学生的个性的都得到发展,使每个孩子的潜能得以施展,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